- 表示态度诚恳的四字词语(形容态度虚心诚恳的成语):不好意思,不耻下问,卑宫菲食,和蔼可亲,固执己见,平易近人,平易近民,敏而好学,移樽就教,虚怀若谷,披怀虚己。
1、不好意思 bù hǎo yì sī
释义:不好意思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2、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3、卑宫菲食 bēi gōng fěi shí
释义:卑宫菲食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出处:语出《论语 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4、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5、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释义:固执己见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6、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7、平易近民 píng yì jìn mín
释义:平易近民 见“平易近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8、敏而好学 mǐn ér hǎo xué
释义: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移樽就教 yí zūn jiù jiào
释义:移樽就教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10、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1、披怀虚己 pī huái xū jǐ
释义:披怀虚己 披怀:敞开胸怀;虚:虚心。比喻虚心礼让,诚恳相待。
出处:晋·陆机《辨亡论》:"卑官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