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则的四字成语(形容规则的四字成语)(6个)
- 关于规则的四字成语(形容规则的四字成语):一定之规,墨守成规,清规戒律,过河卒子,违法乱纪,肆行不轨。
1、一定之规 yī dìng zhī guī
释义:一定之规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出处: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2、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3、清规戒律 qīng guī jiè lǜ
释义:清规戒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4、过河卒子 guò hé zú zǐ
释义:过河卒子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出处:张友鸾《秦淮粉墨图》第62回:“这是‘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时候呀!”
5、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释义:违法乱纪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6、肆行不轨 sì xíng bù guǐ
释义:肆行不轨 轨:指行动应遵循的规则。任意横行,不守规则,违法乱纪。
出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今高贵乡公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