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字是指的四字成语(第三个字是放的成语):三三四四,三亲四眷,三从四德,三反四覆,三妻四妾,三朋四友,九州四海,九洲四海,八万四千,六通四辟,六通四达,出丑放乖,切合实际,取精用宏,取精用弘,吃穿用度,名扬四海,囊括四海,弃短用长,归马放牛,恩不放债,扯旗放炮,摩顶放踵,撒泼放刁,敲锣放炮,机关用尽,楚歌四合,楚歌四起,楚歌四面,毫不关心,烽火四起,狼烟四起,街坊四邻,见兔放鹰,豪奢放逸,进贤用能,马放南山,毛宝放龟,陆梁放肆,臂有四肘。
1、三三四四 sān sān sì sì
释义:三三四四 犹言三三两两。
出处: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足旁)而历僻。”
2、三亲四眷 sān qīn sì juàn
释义:三亲四眷 见“三亲六眷”。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次日真个到三亲四眷家去了一巡。”
3、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释义: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4、三反四覆 sān fǎn sì fù
释义:三反四覆 反复无常。
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杀舱》:“阿呀!这厮三反四覆,可恼,可恼。”
5、三妻四妾 sān qī sì qiè
释义:三妻四妾 妻妾众多的意思。
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6、三朋四友 sān péng sì yǒu
释义:三朋四友 泛指各种朋友。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自有一班无赖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7、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释义:九州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8、九洲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释义:九洲四海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9、八万四千 bā wàn sì qiān
释义: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出处:《法华经 宝塔品》:“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10、六通四辟 liù tōng sì pì
释义:六通四辟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11、六通四达 liù tōng sì dá
释义:六通四达 犹四通八达。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今谓明义各自为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六通四达,岂止三耶!”
12、出丑放乖 chū chǒu fàng guāi
释义:出丑放乖 犹言出乖露丑。
出处:元·耶律楚材《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达磨昔年,莽卤截鹤续凫;天宁今日,颟顸证龟作鳖,可怜弄七成拙,不免出丑放乖。”
13、切合实际 qiē hé shí jì
释义:切合实际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出处: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
14、取精用宏 qǔ jīng yòng hóng
释义:取精用宏 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15、取精用弘 qǔ jīng yòng hóng
释义:取精用弘 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16、吃穿用度 chī chuān yòng dù
释义:吃穿用度 指日常衣食费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他近日所见的这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17、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释义:名扬四海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8、囊括四海 náng kuò sì hǎi
释义:囊括四海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9、弃短用长 qì duǎn yòng cháng
释义:弃短用长 犹弃短就长。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因此制台想派一个人到外国调查调查有什么新法子,回来教给这些工匠等,他们好弃短用长。”
20、归马放牛 guī mǎ fàng niú
释义: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1、恩不放债 ēn bù fàng zhai
释义:恩不放债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22、扯旗放炮 chě qí fàng pào
释义: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23、摩顶放踵 mó dǐng fàng zhǒng
释义:摩顶放踵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4、撒泼放刁 sā pō fàng diāo
释义:撒泼放刁 耍赖撒野。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出处:《平妖传》第四回:“你却如此撒泼放刁,快快出去便休。”
25、敲锣放炮 qiāo luó fàng pào
释义:敲锣放炮 谓大张旗鼓地活动。
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
26、机关用尽 jī guān yòng jìn
释义:机关用尽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比喻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地搞计谋。也作“机关算尽”。
出处:宋 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7、楚歌四合 chǔ gē sì hé
释义: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28、楚歌四起 chǔ gē sì qǐ
释义:楚歌四起 见“楚歌四合”。
出处:元·马致远《庆东原·叹世》曲之二:“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
29、楚歌四面 chǔ gē sì miàn
释义: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清 陈维崧《河传 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30、毫不关心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毫不关心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31、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释义: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32、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释义: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出处:明 沈采《千金记 宵征》:“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33、街坊四邻 jiē fāng sì lín
释义:街坊四邻 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出处:《春阿氏谋夫案》第六回:“街坊四邻,你们都听听。如今这年月,颠倒儿颠拉,媳妇是祖宗,婆婆是家奴,你们给评评,是我昏瞆了,是她欺辱我。”
34、见兔放鹰 jiàn tù fàng yīng
释义:见兔放鹰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35、豪奢放逸 háo shē fàng yì
释义:豪奢放逸 奢:过分,过多;逸:安闲。气魄特别豪放,不受任何拘束。
出处:《魏书·曲阳侯素延传》:“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赐爵曲阳侯。”
36、进贤用能 jìn xián yòng néng
释义:进贤用能 同“进贤任能”。
出处:《东观汉记·明帝纪》:“进贤用能,各得其所。”
37、马放南山 mǎ fàng nán shān
释义:马放南山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出处:《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38、毛宝放龟 máo bǎo fàng guī
释义:毛宝放龟 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出处:《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
39、陆梁放肆 lù liáng fàng sì
释义:陆梁放肆 陆梁:跳着行走的样子,引申为跋扈。形容十分嚣张,肆无忌惮。
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样部曲》:"而便陆梁放肆,顾行吠主。"
40、臂有四肘 bì yǒu sì zhǒu
释义: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出处:《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