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有山有水的词语(描写有山有水的成语):临水登山,关山阻隔,出山泉水,名山大川,大好河山,尺山寸水,崇山峻岭,惊涛骇浪,楚水吴山,残山剩水,江山如故,江山如画,波光粼粼,流水高山,湖光山色,登山临水,登山涉水,白山黑水,绿水青山,翻山涉水,翻山越岭,翻山越水,艰难险阻,范水模山,观山玩水,观山览水,跋山涉水,连绵不断,连绵起伏,逢山开路,逢山开道,重山复水,重峦叠嶂,锦绣河山,长途跋涉,顾影自怜,高耸入云,高山深涧,乐山爱水,巴山蜀水。
1、临水登山 lín shuǐ dēng shān
释义:临水登山 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况乎人生天地,岳镇东驱,良时美景,始云蒸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2、关山阻隔 guān shān zǔ gé
释义: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出处: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3、出山泉水 chū shān quán shuǐ
释义:出山泉水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出处:唐·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4、名山大川 míng shān dà chuān
释义:名山大川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出处:《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5、大好河山 dà hǎo hé shān
释义:大好河山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出处: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6、尺山寸水 chǐ shān cùn shuǐ
释义:尺山寸水 每一小块山水。
出处: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7、崇山峻岭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释义: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8、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9、楚水吴山 chǔ shuǐ wú shān
释义:楚水吴山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出处: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10、残山剩水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释义:残山剩水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11、江山如故 jiāng shān rú gù
释义:江山如故 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出处:明·胡文焕《泰和记·苏子瞻泛游赤壁》:“叹兴亡,江山如故,何处觅曹郎。”
12、江山如画 jiāng shān rú huà
释义:江山如画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3、波光粼粼 bō guāng lín lín
释义: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14、流水高山 liú shuǐ gāo shān
释义:流水高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5、湖光山色 hú guāng shān sè
释义: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16、登山临水 dēng shān lín shuǐ
释义: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7、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18、白山黑水 bái shān hēi shuǐ
释义:白山黑水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19、绿水青山 lǜ shuǐ qīng shān
释义:绿水青山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元 马致远《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20、翻山涉水 fān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翻山涉水 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出处:王愿坚《粮食的故事》:“可是这会,红军就要和我们分手了,他们要翻山涉水地远征了……”
21、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山越岭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22、翻山越水 fān shān yuè shuǐ
释义:翻山越水 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23、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4、范水模山 fàn shuǐ mó shān
释义:范水模山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处:清 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25、观山玩水 guān shān wán shuǐ
释义:观山玩水 犹言游山玩水。
出处:《五灯会元·法眼宗·宝塔绍岩禅师》:“诸仁者还明心也未?莫不是语言谭笑时……观山玩水时,耳目绝对时,是汝心否?”
26、观山览水 guān shān lǎn shuǐ
释义:观山览水 观:游览;山、水:指风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4回:“我今主意,只教大官人多怀宝钞,远离家门,正好问柳寻花,又好观山览水。”
27、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8、连绵不断 lián mián bù duàn
释义:连绵不断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29、连绵起伏 lián mián qǐ fú
释义:连绵起伏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出处: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30、逢山开路 féng shān kāi lù
释义:逢山开路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
31、逢山开道 féng shān kāi dào
释义:逢山开道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32、重山复水 zhòng shān fù shuǐ
释义:重山复水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33、重峦叠嶂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释义:重峦叠嶂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34、锦绣河山 jǐn xiù hé shān
释义:锦绣河山 像锦绣一样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35、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36、顾影自怜 gù yǐng zì lián
释义:顾影自怜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出处: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37、高耸入云 gāo sǒng rù yún
释义:高耸入云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38、高山深涧 gāo shān shēn jiàn
释义:高山深涧 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地势险要。
39、乐山爱水 lè shān ài shuǐ
释义: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40、巴山蜀水 bā shān shǔ shuǐ
释义: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出处:萧白《晚祷》:"多少思怀在这圆圆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来,洞庭湘河近来,扬子江钟山也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