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深刻的含义的词语(含义深刻的成语作用):一唱三叹,三心二意,上行下效,不慌不忙,乐不思蜀,亡羊补牢,亲戚朋友,其味无穷,刻舟求剑,卧薪尝胆,发人深思,发人深省,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唇亡齿寒,回味无穷,塞翁失马,寓意深长,屡教不改,平平淡淡,意味深长,意想不到,探骊得珠,曲高和寡,枯燥无味,水滴石穿,瓜田李下,真才实学,磨杵成针,禽兽不如,耐人寻味,胡作非为,舐犊情深,良药苦口,言有尽而意无穷,议论纷纷,郑人买履,雅人深致,骄兵必败,寓意深远。
1、一唱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释义:一唱三叹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2、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上行下效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释义:上行下效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出处:东汉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4、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5、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释义:乐不思蜀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6、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7、亲戚朋友 qīn qī péng yǒu
释义:亲戚朋友 亲人、朋友及姻亲关系等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会亲戚朋友,安排小酌为何?”
8、其味无穷 q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其味无穷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出处: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9、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0、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义: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1、发人深思 fā rén shēn sī
释义: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出处:京夫《手杖》:“虽平平淡淡,却颇发人深思,让人牵肠动情。”
12、发人深省 fā rén shēn xǐng
释义:发人深省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出处: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13、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4、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释义: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15、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6、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回味无穷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17、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18、寓意深长 yù yì shēn cháng
释义:寓意深长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19、屡教不改 lǚ jiào bù gǎi
释义:屡教不改 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20、平平淡淡 píng píng dàn dàn
释义:平平淡淡 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处: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21、意味深长 yì wèi shēn cháng
释义:意味深长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22、意想不到 yì xiǎng bù dào
释义:意想不到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23、探骊得珠 tàn lí dé zhū
释义:探骊得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出处: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24、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曲高和寡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5、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
释义:枯燥无味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26、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释义:水滴石穿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7、瓜田李下 guā tián lǐ xià
释义: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28、真才实学 zhēn cái shí xué
释义: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华和学识。实:真。
出处: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29、磨杵成针 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明 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30、禽兽不如 qín shòu bù rú
释义:禽兽不如 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出处:《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31、耐人寻味 nài rén xún wèi
释义:耐人寻味 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得住认真体味。
出处:清 张贵胜《遣愁集 卷一 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
32、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释义: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33、舐犊情深 shì dú qíng shēn
释义: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4、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
释义:良药苦口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35、言有尽而意无穷 yán yǒu jìn ér yì wú qióng
释义:言有尽而意无穷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36、议论纷纷 yì lùn fēn fēn
释义:议论纷纷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37、郑人买履 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郑人买履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8、雅人深致 yǎ rén shēn zhì
释义:雅人深致 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39、骄兵必败 jiāo bīng bì bài
释义:骄兵必败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40、寓意深远 yù yì shēn yuǎn
释义:寓意深远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宋·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