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应该做的事的成语(形容应该做的成语):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不做不休,事预则立,以逸待劳,信守不渝,厉兵粟马,坚持不懈,坚甲厉兵,常备不懈,弓调马服,徙木为信,念念不忘,摩厉以需,摩厉以须,摩砺以须,擐甲执兵,未雨绸缪,桑土绸缪,洗兵牧马,清宫除道,磨砺以须,精诚所至,练兵秣马,绸缪牖户,膏车秣马,蠢蠢欲动,言而有信,言能践行,说到做到,谋为不轨,赤诚相待,身自为之,选兵秣马,驷马难追,历兵粟马,严陈以待,厚积薄发,历兵秣马,一语为重。
1、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2、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释义:一诺千金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不做不休 bù zuò bù xiū
释义:不做不休 谓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干到底。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俺如今拚的个不做不休,这就是至诚心为人为彻。”
4、事预则立 shì yù zé lì
释义:事预则立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以逸待劳 yǐ yì dài láo
释义:以逸待劳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6、信守不渝 xìn shǒu bù yú
释义:信守不渝 坚守信用不变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7、厉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释义:厉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处:《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8、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9、坚甲厉兵 jiān jiǎ lì bīng
释义:坚甲厉兵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10、常备不懈 cháng bèi bù xiè
释义:常备不懈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11、弓调马服 gōng diào mǎ fú
释义:弓调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12、徙木为信 xǐ mù wéi xìn
释义:徙木为信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3、念念不忘 niàn niàn bù wàng
释义:念念不忘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14、摩厉以需 mó lì yǐ xū
释义:摩厉以需 见“摩厉以须”。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15、摩厉以须 mó lì yǐ xū
释义:摩厉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16、摩砺以须 mó lì yǐ xū
释义:摩砺以须 见“摩厉以须”。
出处:唐·白居易《重序》:“盖示余勇,摩砺以须我耳。”
17、擐甲执兵 huàn jiǎ zhí bīng
释义:擐甲执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18、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未雨绸缪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9、桑土绸缪 sāng tǔ chóu miù
释义:桑土绸缪 《诗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后遂以“桑土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20、洗兵牧马 xǐ bīng mù mǎ
释义:洗兵牧马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21、清宫除道 qīng gōng chú dào
释义: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22、磨砺以须 mó lì yǐ xū
释义:磨砺以须 磨快刀;等待着。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23、精诚所至 jīng chéng suǒ zhì
释义:精诚所至 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24、练兵秣马 liàn bīng mò mǎ
释义:练兵秣马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25、绸缪牖户 chóu móu yǒu hù
释义:绸缪牖户 绸缪:紧密缠缚;牖:窗。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6、膏车秣马 gāo chē mò mǎ
释义:膏车秣马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出处: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27、蠢蠢欲动 chǔn chǔn yù dòng
释义: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出处: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28、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释义:言而有信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9、言能践行 yán néng jiàn xíng
30、说到做到 shuō dào zuò dào
释义:说到做到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31、谋为不轨 móu wéi bù guǐ
释义:谋为不轨 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出处:《魏书 任城王澄传》:“适得阳平表曰:穆泰谋为不轨,招诱宗室。”
32、赤诚相待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释义: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33、身自为之 shēn zì wéi zhī
释义:身自为之 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
34、选兵秣马 xuǎn bīng mò mǎ
释义:选兵秣马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出处: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35、驷马难追 sì mǎ nán zhuī
释义:驷马难追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36、历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释义:历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37、严陈以待 yán chén yǐ dài
释义:严陈以待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38、厚积薄发 hòu jī bó fā
释义:厚积薄发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39、历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历兵秣马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40、一语为重 yī yǔ wéi zhòng
释义:一语为重 表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出处: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语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