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书法有气势的龙的成语(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带龙的成语):丰筋多力,古肥今瘠,吴带当风,妙笔生花,家鸡野雉,家鸡野鹜,挥洒自如,画沙印泥,矫若惊龙,笔底龙蛇,笔走龙蛇,胡肥锺瘦,蚕头燕尾,行云流水,铁画银钩,鸾翔凤翥,龙飞凤舞。
1、丰筋多力 fēng jēn duō lì
释义:丰筋多力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2、古肥今瘠 gǔ féi jīn shòu
释义:古肥今瘠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3、吴带当风 wú dài dāng fēng
释义:吴带当风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4、妙笔生花 miào bǐ shēng huā
释义:妙笔生花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5、家鸡野雉 jiā jī yé zhì
释义:家鸡野雉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6、家鸡野鹜 jiā jī yě wù
释义:家鸡野鹜 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7、挥洒自如 huī sǎ zì rú
释义:挥洒自如 挥洒;挥笔洒墨。指写诗、作文、写字、绘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处理事务十分干练、娴熟。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8、画沙印泥 huà shā yìn ní
释义:画沙印泥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出处: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9、矫若惊龙 jiǎo ruò jīng lóng
释义:矫若惊龙 矫:强劲。强劲得像惊龙一样。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出处:《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0、笔底龙蛇 bǐ dǐ lóng shé
释义: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11、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笔走龙蛇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12、胡肥锺瘦 hú féi zhōng shòu
释义:胡肥锺瘦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13、蚕头燕尾 cán tóu yàn wěi
释义: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14、行云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释义: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15、铁画银钩 tiě huà yín gōu
释义:铁画银钩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16、鸾翔凤翥 luán xiáng fèng zhù
释义:鸾翔凤翥 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出处: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校。”
17、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龙飞凤舞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出处: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