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知识丰富的成语大全(形容知识丰富):不学无术,出口成章,出类拔萃,博大精深,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博洽多闻,博物多闻,博物通达,博览五车,博览古今,博览群书,博通经籍,博采众长,博闻多识,博闻强识,国士无双,多才多艺,多闻强记,多闻阙疑,孤陋寡闻,寡见少闻,德艺双馨,才华横溢,才识过人,才贯二酉,才高八斗,殚见洽闻,沉博绝丽,短见薄识,腹载五车,读书破万卷,达士通人,道山学海,饱学之士,涵今茹古,沈博绝丽,饱谙经史,才大如海。
1、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2、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3、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5、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6、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7、博学洽闻 bó xué qià wén
释义:博学洽闻 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晋书 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8、博洽多闻 bó qià duō wén
释义: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9、博物多闻 bó wù duō wén
释义:博物多闻 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夜》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10、博物通达 bó wù tōng dá
释义:博物通达 博物:能辨别许多事物;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学识渊博,通晓事理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11、博览五车 bó lǎn wǔ chē
释义: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12、博览古今 bó lǎn gǔ jīn
释义:博览古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13、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4、博通经籍 bó tōng jīng jí
释义: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15、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释义:博采众长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16、博闻多识 bó wén duō shí
释义: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17、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8、国士无双 guó shì wú shuāng
释义: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19、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多才多艺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20、多闻强记 duō wén qiáng jì
释义: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21、多闻阙疑 duō wén què yí
释义:多闻阙疑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22、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孤陋寡闻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3、寡见少闻 guǎ jiàn shǎo wén
释义: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24、德艺双馨 dé yì shuāng xīn
释义:德艺双馨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25、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6、才识过人 cái shí guò rén
释义:才识过人 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27、才贯二酉 cái guàn èr yǒu
释义:才贯二酉 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出处: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28、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9、殚见洽闻 dān jiàn qià wén
释义:殚见洽闻 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出处:汉 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30、沉博绝丽 chén bó jué lì
释义:沉博绝丽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汉 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31、短见薄识 duǎn jiàn bó shí
释义:短见薄识 指见识短浅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32、腹载五车 fù zài wǔ chē
释义: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3、读书破万卷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释义: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习;翻破了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4、达士通人 dá shì tōng rén
释义: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35、道山学海 dào shān xué hǎi
释义: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36、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释义: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37、涵今茹古 hán jīn rú gǔ
释义:涵今茹古 涵:包容;茹:吃。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出处:唐·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先生之作,抉经之心,执经之权,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
38、沈博绝丽 chén bó jué lì
释义:沈博绝丽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
39、饱谙经史 bǎo ān jīng shǐ
释义:饱谙经史 饱谙:深知,极其熟悉。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元·无名氏《竹叶舟》楔子:"此人饱谙经史,贯串百家。"
40、才大如海 cái dà rú hǎi
释义:才大如海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