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沙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形容上沙场的成语):一塌糊涂,不可收拾,丢盔弃甲,久战沙场,人仰马翻,尸横遍野,戎马劻勷,戎马生郊,析骨而炊,枪林弹雨,横刀跃马,横枪跃马,溃不成军,炮火连天,烽鼓不息,猿鹤沙虫,猿鹤虫沙,硝云弹雨,筋疲力尽,落花流水,虫沙猿鹤,血染沙场,裹尸马革,金戈铁马,锋镝余生,靴刀誓死。
1、一塌糊涂 yī tā hú tú
释义:一塌糊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2、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3、丢盔弃甲 diū kuī qì jiǎ
释义:丢盔弃甲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4、久战沙场 jiǔ zhàn shā chǎng
释义:久战沙场 沙场:战场。比喻久经锻炼有经验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灵云志勤禅师》:“久战沙场,为什么功名不就?”
5、人仰马翻 rén yǎng mǎ fān
释义:人仰马翻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6、尸横遍野 shī héng biàn yě
释义:尸横遍野 尸:尸体;横:杂乱;遍:到处。尸体布满四野;形容死人极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7、戎马劻勷 róng mǎ dān xiào
释义:戎马劻勷 谓战乱不宁。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而《通考》所据晁陈二氏,丁宋末造,戎马劻勷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
8、戎马生郊 róng mǎ shēng jiāo
释义:戎马生郊 《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出处:《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
9、析骨而炊 xī gǔ ér chuī
释义: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出处:《史记 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10、枪林弹雨 qiāng lín dàn yǔ
释义:枪林弹雨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11、横刀跃马 héng dāo yuè mǎ
释义: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12、横枪跃马 héng qiāng yuè mǎ
释义:横枪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13、溃不成军 kuì bù chéng jūn
释义:溃不成军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14、炮火连天 pào huǒ lián tiān
释义:炮火连天 炮火: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连天:连接着天空。形容枪炮声、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战争十分激烈。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15、烽鼓不息 fēng gǔ bù xī
释义:烽鼓不息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16、猿鹤沙虫 yuán hè shā chóng
释义: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出处:《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17、猿鹤虫沙 yuán hè chóng shā
释义:猿鹤虫沙 比喻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士。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18、硝云弹雨 xiāo yún dàn yǔ
释义:硝云弹雨 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出处:梁启超《论自治》:“然则岂待与西人相遇于硝云弹雨之中,而后知其胜败之数也?”
19、筋疲力尽 jīn pí lì jìn
释义:筋疲力尽 筋:筋骨;疲:疲劳;尽:完。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也作“力尽筋疲”。
出处: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尽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20、落花流水 luò huā liú shuǐ
释义:落花流水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出处: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21、虫沙猿鹤 chóng shā yuán hè
释义:虫沙猿鹤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22、血染沙场 xuè rǎn shā chǎng
释义:血染沙场 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卷二:“设将军等今日不来,吾辈血染沙场早矣。”
23、裹尸马革 guǒ shī mǎ gé
释义:裹尸马革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出处: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24、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释义:金戈铁马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25、锋镝余生 fēng dí yú shēng
释义:锋镝余生 锋:锋芒。镝:箭镞。指从刀箭下逃生或经过战乱后而活下来。
26、靴刀誓死 xuē dāo shì sǐ
释义:靴刀誓死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