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病状的成语(形容各种病的成语):不可救疗,不堪造就,不治之症,不省人事,二竖为虐,五味俱全,人命危浅,偕生之疾,八珍玉食,其味无穷,危在旦夕,同甘共苦,含蓼问疾,四面八方,回味无穷,垂涎三尺,垂涎欲滴,天行时气,头昏脑胀,弱不禁风,无可救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津津有味,疾不可为,病从口入,病入骨髓,病由口入,病骨支离,病魔缠身,祛病延年,糊里糊涂,膏肓之疾,茹苦含辛,讳疾忌医,贫病交加,贫病交迫,身心交病,间不容发,愁潘病沈。
- 1、不可救疗 bù kě jiù liáo - 释义:不可救疗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2、不堪造就 bù kān zào jiù - 释义:不堪造就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出处: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 3、不治之症 bù zhì zhī zhèng - 释义: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 4、不省人事 bù xǐng rén shì - 释义:不省人事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 出处:《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 5、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 释义:二竖为虐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6、五味俱全 wǔ wèi jù quán - 释义:五味俱全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 出处:《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 7、人命危浅 rén mìng wēi qiǎn - 释义:人命危浅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8、偕生之疾 xié shēng zhī jí - 释义:偕生之疾 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 - 出处:《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 9、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 释义: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 10、其味无穷 qí wèi wú qióng - 释义:其味无穷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 出处: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 11、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 释义: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12、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13、含蓼问疾 hán liǎo wèn jí - 释义:含蓼问疾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 14、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 释义:四面八方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 15、回味无穷 huí wèi wú qióng - 释义:回味无穷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 出处: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16、垂涎三尺 chuí xián sān chǐ - 释义:垂涎三尺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 17、垂涎欲滴 chuí xián yù dī - 释义:垂涎欲滴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 出处: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 18、天行时气 tiān xíng shí qì - 释义: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 出处:《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 
- 19、头昏脑胀 tóu hūn nǎo zhàng - 释义:头昏脑胀 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 - 出处: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 20、弱不禁风 ruò bù jīn fēng - 释义:弱不禁风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 出处: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21、无可救药 wú kě jiù yào - 释义:无可救药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22、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 释义:日薄西山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 23、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 释义: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24、津津有味 jīn jīn yǒu wèi - 释义:津津有味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 出处: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 25、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 释义:疾不可为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26、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 释义: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 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27、病入骨髓 bìng rù gǔ suǐ - 释义: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28、病由口入 bìng yóu kǒu rù - 释义:病由口入 见“病从口入”。 -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 29、病骨支离 bìng gǔ zhī lí - 释义:病骨支离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 出处:宋 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 30、病魔缠身 bìng mó chán shēn - 释义: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出处:《辞海 词语分册下》:“(病魔)谓疾病缠身。” 
- 31、祛病延年 qū bìng yán nián - 释义: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 32、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33、膏肓之疾 gāo huāng zhī jí - 释义:膏肓之疾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34、茹苦含辛 rú kǔ hán xīn - 释义:茹苦含辛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35、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 释义:讳疾忌医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出处: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36、贫病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 释义:贫病交加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 37、贫病交迫 pín bìng jiāo pò - 释义:贫病交迫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 出处:宋 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 
- 38、身心交病 shēn xīn jiāo bìng - 释义:身心交病 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精神都疲惫。 - 出处: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 39、间不容发 jiàn bù róng fà - 释义: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 40、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 释义:愁潘病沈 泛指烦恼和疾病。 -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