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记住的词语(形容难记的成语):不以为然,不刊之论,不可理喻,不可磨灭,不名一钱,不足为训,举棋不定,久假不归,九牛二虎之力,人浮于事,伐功矜能,便宜从事,别无长物,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各种各样,否极泰来,含垢忍辱,含辛茹苦,国家大事,居高临下,屡试不爽,恃才傲物,末路之难,槃根错节,毁家纾难,爱莫能助,狐疑不决,狐疑不断,离群索居,繁文缛节,艰苦卓绝,艰难困苦,茹苦含辛,莫名其妙,落落难合,迟疑不决,长治久安,难于上天,难于上青天。
1、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释义:不刊之论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3、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释义:不可理喻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4、不可磨灭 bù kě mó miè
释义: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5、不名一钱 bù míng yī qián
释义: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6、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释义:不足为训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7、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8、久假不归 jiǔ jiǎ bù guī
释义: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9、九牛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释义:九牛二虎之力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出处: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10、人浮于事 rén fú yú shì
释义:人浮于事 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11、伐功矜能 fá gōng jīn néng
释义:伐功矜能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12、便宜从事 biàn yí cóng shì
释义: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合适。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13、别无长物 bié wú cháng wù
释义: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4、千山万水 qiān shān wàn shuǐ
释义:千山万水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15、千辛万苦 qiān xīn wàn kǔ
释义:千辛万苦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16、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17、否极泰来 pǐ jí tài lái
释义:否极泰来 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18、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释义:含垢忍辱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19、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20、国家大事 guó jiā dà shì
释义:国家大事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21、居高临下 jū gāo lín xià
释义:居高临下 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22、屡试不爽 lǚ shì bù shuǎng
释义: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迫上,屡试不爽。”
23、恃才傲物 shì cái ào wù
释义:恃才傲物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出处:《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24、末路之难 mò lù zhī nán
释义:末路之难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25、槃根错节 pán gēn cuò jié
释义:槃根错节 槃:同“盘”,盘旋;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26、毁家纾难 huǐ jiā shū nàn
释义:毁家纾难 毁:毁坏;纾:缓和;解除。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27、爱莫能助 ài mò néng zhù
释义:爱莫能助 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28、狐疑不决 hú yí bù jué
释义:狐疑不决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29、狐疑不断 hú yí bù duàn
释义:狐疑不断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30、离群索居 lí qún suǒ jū
释义:离群索居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31、繁文缛节 fán wén rù jié
释义: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出处: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32、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释义:艰苦卓绝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33、艰难困苦 jiān nán kùn kǔ
释义:艰难困苦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34、茹苦含辛 rú kǔ hán xīn
释义:茹苦含辛 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35、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莫名其妙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36、落落难合 luò luò nán hé
释义:落落难合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7、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38、长治久安 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长治久安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39、难于上天 nán yú shàng tiān
释义:难于上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40、难于上青天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释义:难于上青天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