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着掖着用成语怎么说(形容掖着藏着的成语):三缄其口,匿影藏形,半吐半露,半吞半吐,含含糊糊,含糊不清,含糊其辞,善刀而藏,敝帚自珍,深藏若虚,直截了当,藏器待时,藏锋敛锐,讳莫如深,贫贱骄人,金人三缄。
1、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三缄其口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匿影藏形 nì yǐng cáng xíng
释义:匿影藏形 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3、半吐半露 bàn tǔ bàn lù
释义:半吐半露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处:《红楼梦》第五十回:“因贾母尚未说明,自已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了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
4、半吞半吐 bàn tūn bàn tǔ
释义: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五卷:“仿王孟以为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
5、含含糊糊 hán hán hū hū
释义:含含糊糊 含混不清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6、含糊不清 hán hú bù qīng
释义:含糊不清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7、含糊其辞 hán hú qí cí
释义:含糊其辞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8、善刀而藏 shàn dāo ér cáng
释义:善刀而藏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9、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释义: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了;珍:爱惜。把自己家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虽差;自己却非常珍惜。
出处: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10、深藏若虚 shēn cáng ruò xū
释义:深藏若虚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1、直截了当 zhí jié liǎo dàng
释义:直截了当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12、藏器待时 cáng qì dài shí
释义:藏器待时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处:《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3、藏锋敛锐 cáng fēng liǎn ruì
释义:藏锋敛锐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14、讳莫如深 huì mò rú shēn
释义:讳莫如深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出处:《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15、贫贱骄人 pín jiàn jiāo rén
释义:贫贱骄人 身处贫贱,但很自豪。指贫贱的人蔑视权贵。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16、金人三缄 jīn rén sān jiān
释义:金人三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