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挥各自的擅长的成语(形容各自用自己所擅长的成语):一无所长,为民除害,儿女英雄,全知全能,出类拔萃,博学多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多材多艺,多能多艺,多艺多才,文武双全,琴棋书画,细入毫芒,能文能武,材德兼备。
1、一无所长 yī wú suǒ cháng
释义:一无所长 没有一点专长。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
2、为民除害 wèi mín chú hài
释义:为民除害 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
3、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全知全能 quán zhī quán néng
释义:全知全能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出处: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5、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6、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7、品学兼优 pǐn xué jiān yōu
释义: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8、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多才多艺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9、多材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多材多艺 见“多才多艺”。
出处:《书·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10、多能多艺 duō néng duō yì
释义:多能多艺 见“多才多艺”。
出处: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11、多艺多才 duō yì duō cái
释义:多艺多才 见“多才多艺”。
出处:《南史·梁纪下·敬帝》:“高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艺多才。”
12、文武双全 wén wǔ shuāng quán
释义:文武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13、琴棋书画 qín qí shū huà
释义: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14、细入毫芒 xì rù háo máng
释义:细入毫芒 毫芒:指极细微。形容细微到极点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入毫芒。”
15、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16、材德兼备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材德兼备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出处:《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