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百家的成语解释及意思(出自诸子百家的成语):不丰不杀,不亦乐乎,不可终日,不愧不怍,不耻下问,不肖子孙,不苟言笑,东施效颦,从容不迫,从心所欲,冰炭不相容,出尔反尔,出生入死,创巨痛深,刺刺不休,博闻强志,变化无常,呆若木鸡,哀而不伤,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大惑不解,安如磐石,安常处顺,宠辱不惊,察言观色,川流不息,并日而食,抱关击柝,春露秋霜,比肩继踵,沉鱼落雁,白驹过隙,谨慎小心,跛鳖千里,道听途说,采薪之忧,鞭辟入里,饱食终日,拔毛连茹。
- 1、不丰不杀 bù fēng bù shā - 释义: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 2、不亦乐乎 bù yì lè hū - 释义:不亦乐乎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3、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 释义: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 4、不愧不怍 bù kuì bù zuò - 释义:不愧不怍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5、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6、不肖子孙 bù xiào zǐ sūn - 释义:不肖子孙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 出处: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 7、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 8、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9、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 10、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 释义: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1、冰炭不相容 bīng tàn bù xiāng róng - 释义:冰炭不相容 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 出处:宋 陆游《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 12、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13、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14、创巨痛深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 释义:创巨痛深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 出处: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 15、刺刺不休 cì cì bù xiū - 释义:刺刺不休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 出处: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 16、博闻强志 bó wén qiáng zhì - 释义:博闻强志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 17、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 释义:变化无常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 18、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19、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 释义: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20、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坚定不移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21、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22、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23、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 24、安常处顺 ān cháng chǔ shùn - 释义:安常处顺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25、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 释义:宠辱不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 出处:《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26、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 释义: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27、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 28、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 释义: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 29、抱关击柝 bào guān jī tuò - 释义:抱关击柝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 30、春露秋霜 chūn lù qiū shuāng - 释义: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 31、比肩继踵 bǐ jiān jì zhǒng - 释义:比肩继踵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32、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 释义: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 33、白驹过隙 bái jū guò xì - 释义: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34、谨慎小心 jǐn shèn xiǎo xīn - 释义: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 35、跛鳖千里 bǒ biē qiān lǐ - 释义: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 36、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 37、采薪之忧 cǎi xīn zhī yōu - 释义:采薪之忧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 
- 38、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 释义: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 39、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40、拔毛连茹 bá máo lián rú - 释义:拔毛连茹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