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虎形容人的词语(形容人虎的词语有哪些成语):憨头憨脑,三人成虎,信以为真,傻头傻脑,冥顽不灵,凶相毕露,卧虎藏龙,各有千秋,呆头呆脑,大巧若拙,大摇大摆,大智如愚,威风凛凛,愚不可及,愚昧无知,昂首阔步,独来独往,猛虎出山,生龙活虎,目光炯炯,蒙昧无知,虎视眈眈,虎超龙骧,虎踞龙盘,血盆大口,装傻充愣,鸱视狼顾,龙腾虎跃,不明事理。
1、憨头憨脑 hān tóu hān nǎo
释义:憨头憨脑 指纯真朴实或笨拙的样子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3回:"你连这们个调度都没有,怪不得憨头憨脑六七百家输银子。"
2、三人成虎 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三人成虎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3、信以为真 xìn yǐ wéi zhēn
释义:信以为真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4、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5、冥顽不灵 míng wán bù líng
释义:冥顽不灵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6、凶相毕露 xiōng xiàng bì lù
释义: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毕:完全。
出处: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7、卧虎藏龙 wò hǔ cáng lóng
释义:卧虎藏龙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8、各有千秋 gè yǒu qiān qiū
释义:各有千秋 每个人都有可以流传久远的特长。比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千年;指流传久远。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你们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9、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呆头呆脑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10、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1、大摇大摆 dà yáo dà bǎi
释义:大摇大摆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12、大智如愚 dà zhì rú yú
释义:大智如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3、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4、愚不可及 yú bù kě jí
释义:愚不可及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5、愚昧无知 yú mèi wú zhī
释义:愚昧无知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16、昂首阔步 áng shǒu kuò bù
释义:昂首阔步 昂:仰;抬头;阔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头;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的样子。有时也用来形容态度高傲。
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17、独来独往 dú lái dú wǎng
释义:独来独往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出处:明 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18、猛虎出山 měng hǔ chū shān
释义:猛虎出山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2回:“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19、生龙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释义:生龙活虎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0、目光炯炯 mù guāng jiǒng jiǒng
释义:目光炯炯 炯炯:明亮的样子。眼睛明亮有神。
出处: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21、蒙昧无知 méng mèi wú zhī
释义:蒙昧无知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出处:《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22、虎视眈眈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23、虎超龙骧 hǔ chāo lóng xiāng
释义: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汉二祖优劣论》:“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24、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虎踞龙盘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25、血盆大口 xuè pén dà kǒu
释义:血盆大口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出处: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26、装傻充愣 zhuāng shǎ chōng lèng
释义:装傻充愣 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出处: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27、鸱视狼顾 chī shì láng gù
释义:鸱视狼顾 ①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②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出处:《文选·马融》:“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
28、龙腾虎跃 lóng téng hǔ yuè
释义: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出处: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29、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