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剪的成语(包含翦字的成语_包含翦字的四字词语):翦纸招魂,翦草除根,茅茨不翦,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讨恶翦暴,镂脂翦楮,翦屏柱楣,翦爪断发,翦精损虑,右翦左屠,翦发待宾,裁云翦水,翦须烧药。
1、翦纸招魂 jiǎn zhǐ zhāo hún
释义:翦纸招魂 翦:同“剪”。剪纸为幡,为受惊者、病人或死去的人召唤魂灵。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出处:唐·杜甫《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2、翦草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释义:翦草除根 翦:“剪”的异体字;割断;翦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也作“剪草除根”。
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3、茅茨不翦 máo cí bù jiǎn
释义:茅茨不翦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4、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释义: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5、讨恶翦暴 tǎo è jiǎn bào
释义:讨恶翦暴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6、镂脂翦楮 lòu zhī jiǎn chǔ
释义:镂脂翦楮 雕刻油脂,剪裁楮叶。喻徒劳无益。
出处: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其人之元成,浮务文藻,镂脂翦楮,何益之有?”
7、翦屏柱楣 jiǎn píng zhù méi
释义:翦屏柱楣 古代丧礼之一。《仪礼·丧服》:“既虞,翦屏柱楣,寝有席,食疏食,水饮,朝一哭、夕一哭而已。” 贾公彦 疏:“今传言既虞,谓九虞、七虞、五虞、三虞之后,乃改旧庐西乡开户,翦去户旁两厢屏之餘草。柱楣者,前梁谓之楣,楣下两头竖柱施梁,乃夹户旁之屏
8、翦爪断发 jiǎn zhǎo duàn fà
释义:翦爪断发 翦:同“剪”。原指古人占卜祭祀时剪掉头发,断掉脚趾来代替身体作牺牲品。后用以表示用极为虔诚的方法祈雨。
出处:《尚书大传》卷二:"汤乃剪爪断发,自以为牲,而祷于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9、翦精损虑 jiǎn jīng sǔn lǜ
释义:翦精损虑 谓消耗精神。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醇醪汩其和气,艷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
10、右翦左屠 yòu jiǎn zuǒ tú
释义:右翦左屠 指歼灭净尽。
11、翦发待宾 jiǎn fā dài bīn
释义:翦发待宾 晋 陶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过 侃 ,仓猝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事见《晋书·陶侃传》。后世传为美谈,并常以喻贤母。 元 秦简夫 有《晋陶侃母剪发待宾》杂剧。亦省作“ 翦髮 ”。 元 柯丹丘
12、裁云翦水 cái yún jiǎn shuǐ
释义:裁云翦水 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清思裁云翦水。”
13、翦须烧药 jiǎn xū shāo yào
释义:翦须烧药 唐太宗 与 李勣 君臣间的故事。 李勣 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 太宗 乃自剪须为其和药。 勣 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见《旧唐书·李勣传》。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翦鬚烧药赐功臣, 李勣 呜咽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