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一个人也没有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一个也没有的成语是什么成语):一尘不染,一无所有,一穷二白,万念俱灰,不动声色,不可一世,两袖清风,垂头丧气,山穷水尽,心如死灰,心灰意冷,无牵无挂,无路可走,末路穷途,残兵败将,狗急跳墙,穷途末路,空空如也,荡然无存,走投无路,道尽途殚,敦煌变文。
1、一尘不染 yī chén bù rǎn
释义:一尘不染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出处: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2、一无所有 yī wú suǒ yǒu
释义: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3、一穷二白 yī qióng èr bái
释义:一穷二白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出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4、万念俱灰 wàn niàn jù huī
释义:万念俱灰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万念:一切念头;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出处:清 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第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5、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6、不可一世 bù kě yī shì
释义:不可一世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7、两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释义:两袖清风 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
出处: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8、垂头丧气 chuí tóu sàng qì
释义:垂头丧气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9、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释义: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10、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释义: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11、心灰意冷 xīn huī yì lěng
释义: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12、无牵无挂 wú qiān wú guà
释义:无牵无挂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13、无路可走 wú lù kě zǒu
释义:无路可走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14、末路穷途 mò lù qióng tú
释义:末路穷途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15、残兵败将 cán bīng bài jiàng
释义:残兵败将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出处: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16、狗急跳墙 gǒu jí tiào qiáng
释义:狗急跳墙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17、穷途末路 qióng tú mò lù
释义:穷途末路 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18、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释义:空空如也 空空:同“悾悾”;虚心的样子;如:文言虚词;表示“……的样子”。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9、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释义:荡然无存 。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20、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释义: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21、道尽途殚 dào jìn tú dān
释义:道尽途殚 同“道尽涂穷”。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22、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
释义: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