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彻底的消失或消灭的成语(形容完全消除的成语):一扫而空,不留余地,伐毛洗髓,大彻大悟,大澈大悟,惊天动地,抽钉拔楔,拔树搜根,摧毁廓清,改天换地,洗肠涤胃,涤地无类,清清楚楚,班班可考,白黑分明,赶尽杀绝,除恶务尽,反骨洗髓。
1、一扫而空 yī sǎo ér kōng
释义:一扫而空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全部没有了。
出处: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2、不留余地 bù liú yú dì
释义:不留余地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3、伐毛洗髓 fá máo xǐ suǐ
释义:伐毛洗髓 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出处: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4、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释义:大彻大悟 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出处:元 郑德辉《立成汤伊尹耕萃》:“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5、大澈大悟 dà chè dà wù
释义:大澈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处:元 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6、惊天动地 jīng tān dòng dì
释义:惊天动地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7、抽钉拔楔 chōu dīng bá xiē
释义:抽钉拔楔 抽:拔出;楔:楔子。抽去钉子,拔出木楔。比喻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平田普岸禅师》:“济心语曰:‘欲观前人,先观所使。’便有抽钉拔楔之意。”
8、拔树搜根 bá shù sōu gēn
释义:拔树搜根 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出处:见“拔树寻根”。
9、摧毁廓清 cuī huǐ kuò qīng
释义:摧毁廓清 摧毁:彻底破坏;廓清:肃清。攻破敌阵,并加以扫荡。比喻彻底破处,肃清积弊或陈言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洋八股和洋教条在全国许多人中间的影响,也就不能进行有力的斗争,也就达不到加以摧毁廓清的目的。”
10、改天换地 gǎi tiān huàn dì
释义:改天换地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11、洗肠涤胃 xǐ cháng dí wèi
释义:洗肠涤胃 ①比喻彻底清除。②比喻彻底改过。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
12、涤地无类 dí dì wú lèi
释义:涤地无类 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王莽]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
13、清清楚楚 qīng qīng chǔ chǔ
释义: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14、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
释义: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出处: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15、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释义: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16、赶尽杀绝 gǎn jìn shā jué
释义: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17、除恶务尽 chú è wù jìn
释义:除恶务尽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8、反骨洗髓 fǎn gǔ xǐ suǐ
释义:反骨洗髓 反骨:换骨;洗髓:换骨髓。换掉骨髓。形容彻底改变。
出处:汉·郭宪《洞冥记》:"三千年一反骨洗髓,二千年一剥骨伐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