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桃李形容老师的成语:桃李满门,一字之师,为人师表,先圣先师,呕心沥血,因材施教,尊师重道,师道尊严,循循善诱,教无常师,春风化雨,桃李之教,桃李春风,桃李满天下,桃李遍天下,桃李门墙,死而后已,研桑心计,能者为师,良工心苦,良师益友,诲人不倦,谆谆教导,谆谆教诲,门墙桃李,青出于蓝,鞠躬尽瘁。
1、桃李满门 tao li man men
释义:桃李满门 比喻学生很多。
2、一字之师 yī zì zhī shī
释义: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出处: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3、为人师表 wéi rén shī biǎo
释义:为人师表 指在人品德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多指教师。师表:榜样;表率。
出处:《北齐书 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4、先圣先师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释义:先圣先师 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5、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释义:呕心沥血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6、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释义: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7、尊师重道 zūn shī zhòng dào
释义: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8、师道尊严 shī dào zūn yán
释义: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9、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释义:循循善诱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0、教无常师 jiào wú cháng shī
释义:教无常师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尚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11、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春风化雨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12、桃李之教 táo lǐ zhī jiào
释义: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13、桃李春风 táo lǐ chūn fēng
释义: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出处: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14、桃李满天下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释义:桃李满天下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出处: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5、桃李遍天下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释义:桃李遍天下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16、桃李门墙 táo lǐ mén qiáng
释义:桃李门墙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17、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研桑心计 yán sāng xīn jì
释义: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研桑心计于无垠。”
19、能者为师 néng zhě wéi shī
释义: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20、良工心苦 liáng gōng xīn kǔ
释义:良工心苦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21、良师益友 liáng shī yì yǒu
释义:良师益友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22、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诲人不倦 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谆谆教导 zhūn zhūn jiào dǎo
释义:谆谆教导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出处:《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24、谆谆教诲 zhūn zhūn jiào huì
释义:谆谆教诲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25、门墙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释义: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26、青出于蓝 qīng chū yú lán
释义:青出于蓝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7、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