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伪装的成语(形容人伪装的成语):东扭西捏,举止言谈,乔妆打扮,乔装打扮,乔装改扮,假仁假义,假痴假呆,假眉三道,傻头傻脑,儿女英雄,刁钻古怪,哼哼唧唧,大模大样,弄鬼妆幺,忸怩作态,扭扭捏捏,扭捏作态,拍案惊奇,拿班作势,拿班做势,拿糖作醋,拿腔作势,拿腔做势,挢揉造作,无故呻吟,沽激虚名,添兵减灶,煞有介事,猫儿哭鼠,猫哭耗子,白纸黑字,矫情饰诈,矫揉造作,腹有鳞甲,魑魅魍魉,麒麟皮下,假人假义,假仁假意,强而示弱,悄悄冥冥。
1、东扭西捏 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东扭西捏 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2、举止言谈 jǔ zhǐ yán tán
释义: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3、乔妆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释义:乔妆打扮 见“乔装打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儿看道儿,不可不防。”
4、乔装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释义:乔装打扮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5、乔装改扮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释义:乔装改扮 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6、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义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7、假痴假呆 jiǎ chī jiǎ dāi
释义:假痴假呆 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8、假眉三道 jiǎ méi sān dào
释义: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出处: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9、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10、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刁钻古怪 diāo zuān gǔ guài
释义:刁钻古怪 刁钻:狡诈。为人行事狡诈怪僻。也形容问题、题目冷僻、怪异。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又各挂着一个粉漆牌儿,一个写着‘刁钻古怪’,一个写着‘古怪刁钻’。”
12、哼哼唧唧 hēng hēng jī jī
释义:哼哼唧唧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13、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大模大样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14、弄鬼妆幺 nòng guǐ zhuāng yāo
释义:弄鬼妆幺 犹装模作样。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休得把虚脾来掸,嘴喳喳弄鬼妆幺。”
15、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释义:忸怩作态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16、扭扭捏捏 niǔ niǔ niē niē
释义:扭扭捏捏 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17、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释义: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8、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9、拿班作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
20、拿班做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做势 装模作样,摆架子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21、拿糖作醋 ná táng zuò cù
释义:拿糖作醋 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22、拿腔作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23、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24、挢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挢揉造作 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饶州神童》:“按如此教小儿,可谓挢揉造作矣。”
25、无故呻吟 wú gù shēn yín
释义:无故呻吟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26、沽激虚名 gū jī xū míng
释义:沽激虚名 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27、添兵减灶 tiān bīng jiǎn zào
释义:添兵减灶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28、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释义:煞有介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出处: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29、猫儿哭鼠 māo ér kū shǔ
释义:猫儿哭鼠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30、猫哭耗子 māo kū hào zǐ
释义:猫哭耗子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31、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释义: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32、矫情饰诈 jiǎo qíng shì zhà
释义:矫情饰诈 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出处:宋 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33、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34、腹有鳞甲 fù yǒu lín jiǎ
释义: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35、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魑魅魍魉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36、麒麟皮下 qí lín pí xià
释义:麒麟皮下 麒麒:传说中的一种代表吉祥的神兽;麒麒皮:喻指伪装。形容伪装之下的真实面目。
37、假人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人假义 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38、假仁假意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意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39、强而示弱 qiáng ér shì ruò
释义:强而示弱 示:示形,伪装。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出处:明·刘伯温《百战奇略·强战》:"凡与敌占,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
40、悄悄冥冥 qiāo qiāo míng míng
释义:悄悄冥冥 比喻静悄悄,一声不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着耳朵儿听,蹑着 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