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认真的听的四字词语(形容很认真的听的成语):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丁一卯二,不偏不倚,不耻下问,专心一志,专心一意,专心致志,专精覃思,倾耳而听,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划一不二,实事求是,屏气凝神,平心定气,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心无二用,心无旁骛,恭恭敬敬,按名责实,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洗耳恭听,温故知新,目不转睛,细针密缕,耳听心受,聚精会神,脚踏实地,责无旁贷,责有攸归,郑重其事,倾耳细听。
1、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丁一卯二 dīng yī mǎo èr
释义: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出处: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4、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不偏不倚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5、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6、专心一志 zhuān xīn yī zhì
释义: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7、专心一意 zhuān xīn yī yì
释义:专心一意 一心一意。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8、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9、专精覃思 zhuān jīng tán sī
释义:专精覃思 覃:深入地。精心专研,深入思考。
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北齐书·冯伟传》:“后还乡里,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
10、倾耳而听 qīng ěr ér tīng
释义:倾耳而听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11、全心全意 quán xīn quán yì
释义:全心全意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出处: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12、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13、划一不二 huà yī bù èr
释义:划一不二 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新嫂嫂连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
14、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5、屏气凝神 bǐng qì níngshén
释义:屏气凝神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16、平心定气 píng xīn dìng qì
释义:平心定气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17、平心静气 píng xīn jìng qì
释义:平心静气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出处: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18、心平气和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19、心无二用 xīn wú èr yòng
释义:心无二用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出处: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20、心无旁骛 xīn wú páng wù
释义: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21、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释义:恭恭敬敬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22、按名责实 àn míng zé shí
释义:按名责实 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出处:唐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夫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23、旗帜鲜明 qí zhì xiān míng
释义:旗帜鲜明 旗:军队用的旗帜。原指军旗鲜艳;后指对某些问题态度明朗。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24、毫不含糊 háo bù hán hú
释义:毫不含糊 态度明确坚定
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25、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释义: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26、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故知新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28、细针密缕 xì zhēn mì lǚ
释义:细针密缕 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29、耳听心受 ěr tīng xīn shòu
释义: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30、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31、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32、责无旁贷 zé wú páng dài
释义:责无旁贷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33、责有攸归 zé yǒu yōu guī
释义:责有攸归 责任有所归属。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
出处: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34、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郑重其事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35、倾耳细听 qīng ěr xì tīng
释义:倾耳细听 侧耳留意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