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爱国诗人(形容诗人爱国的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寸赤心,一望无际,万古流芳,为国捐躯,人生自古谁无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耳忘私,匹夫有责,千千万万,博大精深,名垂青史,国耳忘家,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奋不顾身,忠君报国,忠心耿耿,忠肝义胆,忠贞不贰,忧国如家,忧国忘家,忧国忧民,扫除天下,披肝沥胆,捐躯济难,死而后已,留取丹心照汗青,碧血丹心,精忠报国,赤胆忠心,还我河山,鞠躬尽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马革裹尸,何以家为,以义灭身。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shēng yú yōu huàn,sǐ yú ān lè
释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艰难使人奋进,安逸使人沉沦。
出处:《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一寸赤心 yī cùn chì xīn
释义: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3、一望无际 yī wàng wú jì
释义:一望无际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出处: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4、万古流芳 wàn gǔ liú fāng
释义:万古流芳 好名声永远流传。万古:千秋万代;流:流传;芳:香;比喻好名声。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5、为国捐躯 wèi guó juān qū
释义: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6、人生自古谁无死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释义: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出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xiān tiānxiàzhīyōu ér yōu,hòutiānxià zhīlè ér lè
释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8、公耳忘私 gōng ěr wàng sī
释义:公耳忘私 见“公尔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9、匹夫有责 pǐ fū yǒu zé
释义:匹夫有责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0、千千万万 qiān qiān wàn wàn
释义:千千万万 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11、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12、名垂青史 míng chuí qīng shǐ
释义:名垂青史 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
出处:清 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13、国耳忘家 guó ěr wàng jiā
释义:国耳忘家 见“国而忘家”。
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1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释义: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释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6、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7、忠君报国 zhōng jūn bào guó
释义:忠君报国 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18、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释义: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19、忠肝义胆 zhōng gān yì dǎn
释义:忠肝义胆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20、忠贞不贰 zhōng zhēn bù èr
释义:忠贞不贰 忠:忠诚;贞:有操守。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出处:周恩来《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苦曲折,千辛万苦……”
21、忧国如家 yōu guó rú jiā
释义:忧国如家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出处: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22、忧国忘家 yōu guó wàng jiā
释义: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23、忧国忧民 yōu guó yōu mín
释义: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4、扫除天下 sǎo chú tiān xià
释义:扫除天下 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25、披肝沥胆 pī gān lì dǎn
释义: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26、捐躯济难 juān qū jì nàn
释义:捐躯济难 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27、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留取丹心照汗青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释义: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释义:碧血丹心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30、精忠报国 jīng zhōng bào guó
释义:精忠报国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31、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释义: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2、还我河山 huán wǒ hé shān
释义: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33、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释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35、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马革裹尸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6、何以家为 hé yī jiā wéi
释义:何以家为 还要家干什么。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去考虑个人的家庭问题。
出处:《汉书·霍去病传》:"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37、以义灭身 yǐ yì miè shēn
释义:以义灭身 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