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自以为是的四字词语(形容别人自以为是成语):一意孤行,不伏烧埋,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夜郎自大,妄自尊大,故作姿态,水泼不进,班门弄斧,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铜墙铁壁,高自期许,高自标树,高自标置,高自标誉。
- 1、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一意孤行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2、不伏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 释义: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 3、刚愎自用 gāng bì zì yòng - 释义: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 4、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固执己见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 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5、夜郎自大 yè láng zì dà - 释义:夜郎自大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6、妄自尊大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妄自尊大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7、故作姿态 gù zuò zī tài - 释义:故作姿态 指假装具有艺术效果的姿势或假装的模样 -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我就喜欢你这样。’我冲她背影嚷,‘不怕说实话,就怕故作姿态。’” 
- 8、水泼不进 shuǐ pō bù jìn - 释义:水泼不进 形容十分严密。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回:“说着运动双戟,正是战锋如刺,水泼不进。” 
- 9、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 释义:班门弄斧 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 出处: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 10、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自以为是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11、自作聪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 释义:自作聪明 自以为很聪明。形容轻率逞能。 - 出处:《尚书 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 
- 12、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 释义:铜墙铁壁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13、高自期许 gāo zì qī xǔ - 释义:高自期许 比喻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 出处:梁实秋《饮酒》:“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 
- 14、高自标树 gāo zì biāo shù - 释义:高自标树 见“高自标置”。 - 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 
- 15、高自标置 gāo zì biāo zhì - 释义:高自标置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出处:《晋书 刘惔传》:“温曰:‘第一复谁?’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 16、高自标誉 gāo zì biāo yù - 释义:高自标誉 见“高自标置”。 - 出处:明·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元美兄弟继作,高自标誉,大声壮语,吴中绮靡之习,因之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