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嘴巴的词语四个字(四个字形容嘴的成语):不置可否,乖嘴蜜舌,何足挂齿,出口成章,唇焦口燥,唇红齿白,喙长三尺,多口阿师,多嘴多舌,多嘴献浅,多种多样,惩羹吹齑,打牙犯嘴,打牙配嘴,拨嘴撩牙,杜口无言,杜口裹足,河目海口,点头咂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百舌之声,瞪目哆口,笨嘴拙舌,笨嘴笨舌,答非所问,胡言乱语,豁口截舌,钉嘴铁舌,长颈鸟喙,闭口不言,闭口无言,闭口藏舌,颠唇簸嘴,鸡口牛后,鼓吻弄舌,鼓舌扬唇,鼓舌掀簧,鼓舌摇唇,鼻塌嘴歪,鼻蹋嘴歪。
1、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2、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3、何足挂齿 hé zú guà chǐ
释义:何足挂齿 挂齿:放在嘴里说。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4、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5、唇焦口燥 chún jiāo kǒu zào
释义: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6、唇红齿白 chún hóng chǐ bái
释义: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7、喙长三尺 huì cháng sān chǐ
释义:喙长三尺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出处: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8、多口阿师 duō kǒu ā shī
释义:多口阿师 指喜欢多话的人。
出处: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
9、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0、多嘴献浅 duō zuǐ xiàn qiǎn
释义:多嘴献浅 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11、多种多样 duō zhǒng duō yàng
释义:多种多样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12、惩羹吹齑 chéng gēng chuī jī
释义:惩羹吹齑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13、打牙犯嘴 dǎ yá fàn zuǐ
释义:打牙犯嘴 比喻乱开玩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4、打牙配嘴 dǎ yá pèi zuǐ
释义:打牙配嘴 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5、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释义: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16、杜口无言 dù kǒu wú yán
释义: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出处:《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17、杜口裹足 dù kǒu guǒ zú
释义:杜口裹足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18、河目海口 hé mù hǎi kǒu
释义:河目海口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出处:《诗经 大雅 生民》:“后稷呱矣。”唐 孔颖达疏:“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19、点头咂嘴 diǎn tóu zā zuǐ
释义:点头咂嘴 表示同意、赞赏。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20、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21、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22、瞪目哆口 dèng mù chǐ kǒu
释义:瞪目哆口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23、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4、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5、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释义: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26、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27、豁口截舌 huō kǒu jié shé
释义:豁口截舌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8、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29、长颈鸟喙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释义: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30、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31、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32、闭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释义: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33、颠唇簸嘴 diān chún bò zuǐ
释义:颠唇簸嘴 谓搬弄口舌。
出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34、鸡口牛后 jī kǒu niú hòu
释义: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5、鼓吻弄舌 gǔ wěn nòng shé
释义:鼓吻弄舌 鼓弄唇舌。
出处:《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36、鼓舌扬唇 gǔ shé yáng chún
释义:鼓舌扬唇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37、鼓舌掀簧 gǔ shé xiān huáng
释义:鼓舌掀簧 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出处: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笔墨久抛荒,懒劳神雕虫小技,鼓舌掀簧。”
38、鼓舌摇唇 gǔ shé yáo chún
释义:鼓舌摇唇 同“鼓唇摇舌”。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39、鼻塌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释义:鼻塌嘴歪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40、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释义:鼻蹋嘴歪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