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而什么的四字成语(一什么而过的成语):不一而足,不加思索,不劳而成,不劳而获,不勤而获,不得而知,不期而同,乘兴而来,乘虚而入,从一而终,从天而下,冲口而出,勃然大怒,半涂而废,垂手而得,大失所望,夺眶而出,夺门而出,察察而明,并日而食,废书而叹,愁眉苦脸,抵掌而谈,操之过急,擦肩而过,比肩而立,泛泛而谈,焚林而狩,焚林而猎,焚林而田,百感交集,瞠目而视,础润而雨,而今而后,背道而驰,触类而通,败兴而归,黯然神伤,鼎足而立,础泣而雨。
1、不一而足 bù yī ér zú
释义:不一而足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2、不加思索 bù jiā sī suǒ
释义:不加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3、不劳而成 bù láo ér chéng
释义:不劳而成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因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也。”
4、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不劳而获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5、不勤而获 bù qín ér huò
释义:不勤而获 指不劳而获。
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6、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释义: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出处: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7、不期而同 bù qī ér tóng
释义:不期而同 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
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8、乘兴而来 chéng xīng ér lái
释义:乘兴而来 兴冲冲地来到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9、乘虚而入 chéng xū ér rù
释义:乘虚而入 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
出处: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10、从一而终 cóng yī ér zhōng
释义: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11、从天而下 cóng tiān ér xià
释义: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12、冲口而出 chōng kǒu ér chū
释义:冲口而出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出处: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13、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释义: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14、半涂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半涂而废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出处:参见“半途而废”。
15、垂手而得 chuí shǒu ér dé
释义:垂手而得 形容得来毫不费力气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那个资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16、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释义:大失所望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17、夺眶而出 duó kuàng ér chū
释义: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出处: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18、夺门而出 duó mén ér chū
释义:夺门而出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19、察察而明 chá chá ér míng
释义:察察而明 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20、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释义:并日而食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21、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2、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23、抵掌而谈 dǐ zhǎng ér tán
释义:抵掌而谈 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24、操之过急 cāo zhī guò jí
释义:操之过急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25、擦肩而过 cā jiān ér guò
释义:擦肩而过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26、比肩而立 bǐ jiān ér lì
释义: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27、泛泛而谈 fàn fàn ér tán
释义:泛泛而谈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出处: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28、焚林而狩 fén lín ér shòu
释义:焚林而狩 同“焚林而田”。
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29、焚林而猎 fén lín ér liè
释义:焚林而猎 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30、焚林而田 fén lín ér tián
释义:焚林而田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31、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32、瞠目而视 chēng mù ér shì
释义:瞠目而视 瞠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看着。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丁志》:“西边房门又开,一妇人衫裙俱青,抱婴儿以出,亦瞠目而视。”
33、础润而雨 chǔ rùn ér yǔ
释义:础润而雨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34、而今而后 ér jīn ér hòu
释义:而今而后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出处:《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
35、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释义: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出处: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36、触类而通 chù lèi ér tōng
释义:触类而通 见“触类旁通”。
出处:《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福德》:“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蘖于此。”
37、败兴而归 bài xìng ér guī
释义:败兴而归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38、黯然神伤 àn rán shén shāng
释义: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39、鼎足而立 dǐng zú ér lì
释义:鼎足而立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40、础泣而雨 chǔ qì ér yǔ
释义:础泣而雨 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出处: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