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流水不止的成语(形容流水不断的四字成语):一口吸尽西江水,一尺水十丈波,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一廉如水,一泻千里,一清如水,一潭死水,一点一滴,一碗水端平,一肚子坏水,万水千山,不可收拾,乐山乐水,停滞不前,劳而无功,啜菽饮水,奋勇前进,安贫乐道,宿水餐风,心如止水,悬河注水,悬河泻水,春风沂水,显山露水,望穿秋水,杨花水性,水泼不进,污泥浊水,清心寡欲,滔滔不绝,碧波荡漾,秀水明山,秋水盈盈,行云流水,重山复水,问诸水滨,心同止水,宿水飡风。
1、一口吸尽西江水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释义:一口吸尽西江水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一尺水十丈波 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释义:一尺水十丈波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8回:“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3、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释义: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4、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释义: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5、一廉如水 yī lián rú shuǐ
释义:一廉如水 为官廉洁,如流水一样清洁。
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民戴》:“老爷自到任以来,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礼远送。”
6、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7、一清如水 yī qīng rú shuǐ
释义:一清如水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8、一潭死水 yī tán sǐ shuǐ
释义:一潭死水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出处: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9、一点一滴 yī diǎn yī dī
释义:一点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10、一碗水端平 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
释义:一碗水端平 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
11、一肚子坏水 yī dǔ zǐ huài shuǐ
释义:一肚子坏水 指人心肠很坏
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12、万水千山 wàn shuǐ qiān shān
释义:万水千山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13、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14、乐山乐水 yào shān yào shuǐ
释义:乐山乐水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15、停滞不前 tíng zhì bù qián
释义:停滞不前 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滞:滞留;停留不动;停滞: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前进或发展。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16、劳而无功 láo ér wú gōng
释义:劳而无功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17、啜菽饮水 chuò shū yǐn shuǐ
释义:啜菽饮水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西汉 刘安《礼记 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18、奋勇前进 fèn yǒng qián jìn
释义:奋勇前进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19、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20、宿水餐风 xiǔ shuǐ cān fēng
释义:宿水餐风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21、心如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2、悬河注水 xuán hé zhù shuǐ
释义:悬河注水 见“悬河泻水”。
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23、悬河泻水 xuán hé xiè shuǐ
释义:悬河泻水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出处:《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24、春风沂水 chūn fēng yí shuǐ
释义: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5、显山露水 xiǎn shān lù shuǐ
释义:显山露水 比喻出名,显露才能。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膀。”
26、望穿秋水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释义:望穿秋水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27、杨花水性 yáng huā shuǐ xìng
释义:杨花水性 柳絮飘扬,水性流动,因以“杨花水性”比喻轻薄女子等用情不专。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不过瞿耐庵惧内得很,一直不敢接他上任。那爱珠又是堂子里出身,杨花水性。”
28、水泼不进 shuǐ pō bù jìn
释义:水泼不进 形容十分严密。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回:“说着运动双戟,正是战锋如刺,水泼不进。”
29、污泥浊水 wū ní zhuó shuǐ
释义:污泥浊水 肮脏的泥;浑浊的水。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0、清心寡欲 qīng xīn guǎ yù
释义:清心寡欲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31、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32、碧波荡漾 bì bō dàng yàng
释义:碧波荡漾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33、秀水明山 xiù shuǐ míng shān
释义: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34、秋水盈盈 qiū shuǐ yíng yíng
释义: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35、行云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释义: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36、重山复水 zhòng shān fù shuǐ
释义:重山复水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37、问诸水滨 wèn zhū shuǐ bīn
释义:问诸水滨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38、心同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心同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出处:唐·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39、宿水飡风 xiǔ shuǐ cān fēng
释义:宿水飡风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同“宿水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