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生病了的成语(形容别人生病的成语):不治之症,不药而愈,事与愿违,二竖为虐,五劳七伤,人命危浅,倩女离魂,危在旦夕,同甘共苦,含沙射影,含蓼问疾,哼哼唧唧,四百四病,四肢百体,大有起色,天行时气,委靡不振,年老力衰,弱如扶病,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汤烧火热,沉痼自若,犬马之疾,生老病死,疥癞之患,疥癞之疾,疥癣之疾,疥癣之病,疾不可为,病从口入,病势尪羸,病病歪歪,病病殃殃,祛病延年,祸从口出,讳疾忌医,贫病交加,面黄肌瘦,愁潘病沈。
1、不治之症 bù zhì zhī zhèng
释义: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2、不药而愈 bù yào ér yù
释义:不药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3、事与愿违 shì yú yuàn wéi
释义: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出处: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4、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释义:二竖为虐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5、五劳七伤 wǔ láo qī shāng
释义:五劳七伤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6、人命危浅 rén mìng wēi qiǎn
释义:人命危浅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7、倩女离魂 qiàn nǚ lí hún
释义:倩女离魂 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出处:唐·陈玄祐《离魂记》
8、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释义: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9、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0、含沙射影 hán shā shè yǐng
释义:含沙射影 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居水中;听到人声;会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11、含蓼问疾 hán liǎo wèn jí
释义:含蓼问疾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12、哼哼唧唧 hēng hēng jī jī
释义:哼哼唧唧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13、四百四病 sì bǎi sì bìng
释义:四百四病 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出处:《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14、四肢百体 sì zhī bǎi tǐ
释义:四肢百体 见“四肢百骸”。
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15、大有起色 dà yǒu qǐ sè
释义:大有起色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16、天行时气 tiān xíng shí qì
释义: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出处:《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
17、委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委靡不振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18、年老力衰 nián lǎo lì shuāi
释义:年老力衰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19、弱如扶病 ruò rú fú bìng
释义:弱如扶病 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容身体非常虚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命名。”
20、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释义:日薄西山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21、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释义: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2、汤烧火热 tāng shāo huǒ rè
释义:汤烧火热 谓生病发高烧。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
23、沉痼自若 chén gù zì ruò
释义:沉痼自若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出处:《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24、犬马之疾 quǎn mǎ zhī jí
释义:犬马之疾 谦称自己的疾病。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25、生老病死 shēng lǎo bìng sǐ
释义:生老病死 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
出处:《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26、疥癞之患 jiè lài zhī huàn
释义:疥癞之患 疥癞:疥疮与癞痢,两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今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癞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27、疥癞之疾 jiè lài zhī jí
释义:疥癞之疾 疥癞:疥疮与癞痢,两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足挂意!闻某不才,来日愿决一阵,务要全胜。”
28、疥癣之疾 jiè xuǎn zhī jí
释义:疥癣之疾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出处: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之下,眉睫之间,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癣之疾。”
29、疥癣之病 jiè xuǎn zhī bìng
释义:疥癣之病 疥癣:一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直谏》:“大夫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30、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释义:疾不可为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31、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释义: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2、病势尪羸 bìng shì wāng léi
释义:病势尪羸 尪羸:瘦弱。病势严重,身体瘦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33、病病歪歪 bìng bìng wāi wāi
释义: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34、病病殃殃 bìng bìng yāng yāng
释义:病病殃殃 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35、祛病延年 qū bìng yán nián
释义: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36、祸从口出 huò cóng kǒu chū
释义:祸从口出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37、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疾忌医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38、贫病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释义:贫病交加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39、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释义:面黄肌瘦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40、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释义:愁潘病沈 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