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非常犹豫的词语(形容十分犹豫的成语):三心二意,两意三心,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心猿意马,欲罢不能,游移不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见机而作,踌躇不决,迟疑不决,迟疑未决,首鼠两端。
1、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两意三心 liǎng yì sān xīn
释义:两意三心 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
出处: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两意三心,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
3、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4、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5、心猿意马 xīn yuán yì mǎ
释义: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6、欲罢不能 yù bà bù néng
释义:欲罢不能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游移不定 yóu yí bù dìng
释义:游移不定 游移:犹豫;迟疑不决。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汉 刘熙《释名 释车》:“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
8、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释义: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9、瞻前顾后 zhān qián gù hòu
释义:瞻前顾后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10、见机而作 jiàn jī ér zuò
释义:见机而作 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
11、踌躇不决 chóu chú bù jué
释义:踌躇不决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12、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13、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释义:迟疑未决 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14、首鼠两端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释义:首鼠两端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