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心里空虚的四字词语(描写内心空虚的成语):举目无亲,形单影只,心如死灰,心无旁骛,忽忽不乐,惨然不乐,无所事事,枯燥无味,浮生若梦,淡而无味,爽然若失,百无聊赖,茕茕孑立,茫然失措,茫然若失,茶饭无心,踽踽独行。
1、举目无亲 jǔ mù wú qīn
释义:举目无亲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出处:唐 薛调《刘无双传》:“四海之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2、形单影只 xíng dān yǐng zhī
释义:形单影只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形:身体;单:孤单;影:身影;只:指单独。
出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3、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释义: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4、心无旁骛 xīn wú páng wù
释义: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5、忽忽不乐 hū hū bù lè
释义:忽忽不乐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6、惨然不乐 cǎn rán bù lè
释义:惨然不乐 表情凄楚的样子。
出处: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7、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释义:无所事事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8、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
释义:枯燥无味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9、浮生若梦 fú shēng ruò mèng
释义:浮生若梦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庄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10、淡而无味 dàn ér wú wèi
释义: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11、爽然若失 shu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2、百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百无聊赖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13、茕茕孑立 qióng qióng jié lì
释义: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4、茫然失措 máng rán shī cuò
释义:茫然失措 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宋史·夏国传》:“种谔在绥德节制诸军,闻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书召燕达,战怖不能下笔。”
15、茫然若失 máng rán ruò shī
释义: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16、茶饭无心 chá fàn wú xīn
释义: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17、踽踽独行 jǔ jǔ dú xíng
释义:踽踽独行 踽踽:孤独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孤独无亲或独来独往。
出处:宋 张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独行于世,众乃以为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