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吹牛 成语(形容吹牛拍马的成语):走花溜冰,上交不谄,低声下气,低头哈腰,信口开河,卑躬屈节,卑鄙无耻,吮痈舐痔,吹大法螺,吹牛拍马,天花乱坠,奴颜婢睐,奴颜婢膝,奴颜婢色,婢膝奴颜,想方设法,掇臀捧屁,摆龙门阵,摇头摆尾,摇头晃脑,曲意逢迎,漫无边际,点头哈腰,狼烟大话,称兄道弟,胡吹乱嗙,胡诌乱傍,自我吹嘘,花言巧语,虚张声势,说嘴打嘴,走花溜水,阿谀奉承,阿谀逢迎,悠然自在。
1、走花溜冰 zǒu huā liū bīng
释义:走花溜冰 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2、上交不谄 shàng jiāo bù chǎn
释义:上交不谄 谄:巴结、奉承。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释义: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4、低头哈腰 dī tóu hā yāo
释义:低头哈腰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出处: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5、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6、卑躬屈节 bēi gōng qū jié
释义:卑躬屈节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7、卑鄙无耻 bēi bǐ wú chǐ
释义:卑鄙无耻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8、吮痈舐痔 shǔn yōng shì zhì
释义:吮痈舐痔 吮:吮吸;痈:一种毒疮;舐:舔;痔:痔疮。用嘴吮吸痈疮;用舌头舔痔疮。形容小人巴结权贵的卑劣行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座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9、吹大法螺 chuī dà fǎ luó
释义:吹大法螺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出处:《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10、吹牛拍马 chuí niú pāi mǎ
释义: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11、天花乱坠 tiāo huā luàn zhuì
释义:天花乱坠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12、奴颜婢睐 nú yán bì lài
释义:奴颜婢睐 形容低声下气,谄媚奉承的嘴脸。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13、奴颜婢膝 nú yán bì xī
释义:奴颜婢膝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出处: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14、奴颜婢色 nú yán bì sè
释义:奴颜婢色 犹言奴颜婢睐。
出处:宋·王禹偁《送柳宜通判全州序》:“与夫谄权媚势,奴颜婢色,因采风谣司漕运者言而得之者远矣。”
15、婢膝奴颜 bì xī nú yán
释义:婢膝奴颜 形容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参见“奴颜婢膝”。
出处:清 钮琇《觚剩续编 简公雪冤》:“他日侥幸立朝,则婢膝奴颜,汝必安为之矣。”
16、想方设法 xiǎng fāng shè fǎ
释义:想方设法 尽量想办法。
出处: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17、掇臀捧屁 duō tún pěng pì
释义:掇臀捧屁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吉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
18、摆龙门阵 bǎi lóng mén zhèn
释义:摆龙门阵 闲谈,聊天,讲故事
出处: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
19、摇头摆尾 yáo tóu bǎi wěi
释义:摇头摆尾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20、摇头晃脑 yáo tóu huàng nǎo
释义:摇头晃脑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21、曲意逢迎 qū yì féng yíng
释义:曲意逢迎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22、漫无边际 màn wú biān jì
释义:漫无边际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23、点头哈腰 diǎn tóu hā yāo
释义:点头哈腰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24、狼烟大话 láng yān dà huà
释义:狼烟大话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出处:管桦《清风店》:“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
25、称兄道弟 chēng xiōng dào dì
释义:称兄道弟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26、胡吹乱嗙 hú chuī luàn pǎng
释义:胡吹乱嗙 嗙:自夸,吹牛。形容乱说大话,信口吹牛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2回:“老实告诉你说吧,别花言巧语了,也别胡吹乱嗙了,要我上你家里去老虎头上抓毛儿,我不干!”
27、胡诌乱傍 hú zhōu luàn bàng
释义:胡诌乱傍 吹牛,信口开河
出处:古立高《隆冬》:“那寡妇在屋里也听见了,开始以为孔驰仁胡诌乱傍,而且也听不十分懂,后来越听越觉着并非单纯虚张声势,于是也慌了神。”
28、自我吹嘘 zì wǒ chuí xū
释义:自我吹嘘 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别人的客气话,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
29、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30、虚张声势 xū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虚张声势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31、说嘴打嘴 shuō zuǐ dǎ zuǐ
释义:说嘴打嘴 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王家的无处煞气,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
32、走花溜水 zǒu huā liū bīng
释义:走花溜水 比喻吹牛,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33、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释义: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4、阿谀逢迎 ē yú féng yíng
释义:阿谀逢迎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出处: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35、悠然自在 you ran zi zai
释义:悠然自在 形容悠闲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