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人没知识的成语(形容人没知识的成语):不务正业,不学无术,不知自量,不胜其任,不识之无,不识好歹,不辨菽麦,两脚书橱,傻头傻脑,冥顽不灵,博大精深,呆头呆脑,土头土脑,大智若愚,如椽大笔,孤陋寡闻,山珍海味,山珍海错,平平庸庸,才疏学浅,才疏意广,才短思涩,没头没脑,泥足巨人,满腹经纶,百无一是,百无一用,百无一能,目不识丁,目不识字,碌碌无能,笨口拙舌,笨嘴笨舌,笨头笨脑,蒙昧无知,钝口拙腮,饭囊衣架,蠢如鹿豕,不明事理,顿口拙腮。
1、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释义: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2、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3、不知自量 bù zhī zì liàng
释义:不知自量 形容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4、不胜其任 bù shèng qí rèn
释义:不胜其任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5、不识之无 bù shí zhī wú
释义:不识之无 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6、不识好歹 bù shí hǎo dǎi
释义:不识好歹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7、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释义:不辨菽麦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8、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释义: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9、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10、冥顽不灵 míng wán bù líng
释义:冥顽不灵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11、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12、呆头呆脑 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呆头呆脑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13、土头土脑 tǔ tóu tǔ nǎo
释义:土头土脑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头土脑的,信是一句话。”
14、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5、如椽大笔 rú chuán dà bǐ
释义:如椽大笔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处: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16、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孤陋寡闻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7、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释义:山珍海味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18、山珍海错 shān zhēn hǎi cuò
释义:山珍海错 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19、平平庸庸 píng píng yōng yōng
释义:平平庸庸 寻常,凡庸,不高明
出处: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20、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释义:才疏学浅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21、才疏意广 cái shū yì guǎng
释义:才疏意广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22、才短思涩 cái duǎn sī sè
释义:才短思涩 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适当书诏填委之时,才短思涩,目不暇给。”
23、没头没脑 méi tóu méi nǎo
释义:没头没脑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24、泥足巨人 ní zú jù rén
释义:泥足巨人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出处:郭沫若《忆秦娥·歌剧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过街老鼠。”
25、满腹经纶 mǎn fù jīng lún
释义: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26、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释义: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27、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28、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释义: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29、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目不识丁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30、目不识字 mù bù shí zì
释义:目不识字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31、碌碌无能 lù lù wú néng
释义:碌碌无能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出处: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32、笨口拙舌 bèn kǒu zhuō shé
释义:笨口拙舌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33、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34、笨头笨脑 bèn tóu bèn nǎo
释义:笨头笨脑 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出处: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35、蒙昧无知 méng mèi wú zhī
释义:蒙昧无知 愚钝糊涂;没有知识;不通事理。
出处:《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36、钝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释义:钝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37、饭囊衣架 fàn náng yī jià
释义:饭囊衣架 囊:口袋。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
出处: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38、蠢如鹿豕 chǔn rú lù shǐ
释义:蠢如鹿豕 豕:猪;蠢:愚笨。笨得像鹿和猪一样。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39、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40、顿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释义:顿口拙腮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回:"好妹妹,我是顿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