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物心情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人物心情的成语四字成语):不蔽风雨,不遑暇食,八公草木,内紧外松,剑拔弩张,动魄惊心,喘息未定,密锣紧鼓,寒毛卓竖,局促不安,屏气慑息,屏气敛息,急处从宽,惊心动魄,惊心吊魄,毛发尽竖,毛发森竖,毛发皆竖,汗不敢出,汗流满面,理屈词穷,瞪目结舌,瞪眼咋舌,箭拔弩张,紧锣密鼓,趁火抢劫,金鼓齐鸣,面红耳热,面红面绿,面面厮觑,面面相看,面面相睹,面面相窥,风檐寸晷,黑云压城城欲摧,大汗涔涔,触而即发,汗出如渖,毛发为竖,急张拘诸。
- 1、不蔽风雨 bù bì fēng yǔ - 释义:不蔽风雨 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 出处:清·陈瑚《顽潭诗话·无闷谣》:“我有蔽庐,不蔽风雨。” 
- 2、不遑暇食 bù huáng xiá shí - 释义:不遑暇食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 出处:《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 3、八公草木 bā gōng cǎo mù - 释义:八公草木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4、内紧外松 nèi jǐn wài sōng - 释义:内紧外松 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 5、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剑拔弩张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 出处: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6、动魄惊心 dòng pò jīng xīn - 释义: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出处: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 7、喘息未定 chuǎn xī wèi dìng - 释义:喘息未定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 8、密锣紧鼓 mì luó jǐn gǔ - 释义: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 9、寒毛卓竖 hán máo zhuó shù - 释义: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 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 10、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 释义:局促不安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 11、屏气慑息 bǐng qì shè xī - 释义:屏气慑息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 出处:唐 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 12、屏气敛息 bǐng qì liǎn xī - 释义: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 13、急处从宽 jí chù cóng kuān - 释义:急处从宽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 14、惊心动魄 jīng xīn dòng pò - 释义: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15、惊心吊魄 jīng xīn diào pò - 释义:惊心吊魄 见“惊心动魄”。 - 出处: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 16、毛发尽竖 máo fà jìn shù - 释义:毛发尽竖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 17、毛发森竖 máo fà sēn shù - 释义:毛发森竖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出处: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18、毛发皆竖 máo fà jiē shù - 释义:毛发皆竖 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回:“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杨忠觉得毛发皆竖,连忙起身,手掣宝剑。” 
- 19、汗不敢出 hàn bù gǎn chū - 释义:汗不敢出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20、汗流满面 hàn liú mǎn miàn - 释义:汗流满面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 出处:鲁迅《彷徨 伤逝》:“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 21、理屈词穷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理屈词穷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22、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 释义:瞪目结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 出处: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 23、瞪眼咋舌 dèng yǎn zé shé - 释义:瞪眼咋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 出处: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 24、箭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箭拔弩张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 25、紧锣密鼓 jǐn luó mì gǔ - 释义:紧锣密鼓 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 出处:刘绍棠《狼烟》:“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 26、趁火抢劫 chèn huǒ qiǎng jié - 释义:趁火抢劫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 出处: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 27、金鼓齐鸣 jīn gǔ qí míng - 释义:金鼓齐鸣 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 28、面红耳热 miàn hóng ěr rè - 释义:面红耳热 见“面红耳赤”。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 29、面红面绿 miàn hóng miàn lǜ - 释义:面红面绿 见“面红面赤”。 - 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 30、面面厮觑 miàn miàn sī qù - 释义:面面厮觑 见“面面相觑”。 -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 31、面面相看 miàn miàn xiāng kàn - 释义:面面相看 见“面面相觑”。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 32、面面相睹 miàn miàn xiāng dǔ - 释义:面面相睹 同“面面相觑”。 - 出处:《清平山堂语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睹,无不失惊。” 
- 33、面面相窥 miàn miàn xiāng kuī - 释义:面面相窥 同“面面相觑”。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 34、风檐寸晷 fēng yán cùn guǐ - 释义:风檐寸晷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晷:日影;寸晷:寸阴,极短的时间。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然七义五策皆似太多,风檐寸晷,力不能办,求其完璧,事事精好,安可得也?” 
- 35、黑云压城城欲摧 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 释义:黑云压城城欲摧 欲:将要;摧:摧毁。浓厚的乌云笼罩城头;象要把整个城压毁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所造成的紧张局面。 - 出处:唐 李贺《歌诗集 卷一 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36、大汗涔涔 dà hàn cén cén - 释义:大汗涔涔 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 出处:叶永烈《张春桥传·附录一》:"他本来想立个大功,而眼下却闯了个大祸,他怎不六神无主,大汗涔涔?" 
- 37、触而即发 chù ér jí fā - 释义:触而即发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 出处:清·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三:"积数千年民族之精髓,递相遗传,递相扩充,其机固有磅礴郁积,一触即发之势。" 
- 38、汗出如渖 hàn chū rú shěn - 释义:汗出如渖 渖:汁液。满身汗水。形容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 39、毛发为竖 máo fà wéi shù - 释义:毛发为竖 汗毛、头发都竖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也形容非常害怕、紧张。 - 出处:宋·方岳《三虎行》诗:"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 40、急张拘诸 jí zhāng jū zhū - 释义:急张拘诸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 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