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远大理想的成语有哪些?(形容远大理想的成语):不可限量,不相为谋,乘风破浪,倒山倾海,光辉灿烂,刀山火海,各从其志,各奔前程,堆山积海,大节不夺,奋勇前进,奋发向上,奋发有为,德輶如毛,恩山义海,抱负不凡,拔山超海,改操易节,改节易操,材剧志大,步月登云,沧海桑田,海内无双,海枯石烂,海纳百川,海誓山盟,翻江倒海,覆海移山,贡禹弹冠,蹈厉之志,道不相谋,道山学海,长风破浪,非池中物,风云之志,高明远识,高顾遐视,道不同不相为谋,奋飞横绝,材疏志大。
1、不可限量 bù kě xiàn liàng
释义: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2、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不相为谋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乘风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乘风破浪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4、倒山倾海 dǎo shān qīng hǎi
释义:倒山倾海 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出处:《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5、光辉灿烂 guāng huī càn làn
释义:光辉灿烂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6、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释义:刀山火海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7、各从其志 gè cóng qí zhì
释义:各从其志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8、各奔前程 gè bèn qián chéng
释义:各奔前程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寻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出处:元 无名氏《张协状元 贫女乞食回乡》:“方信相逢不下马,也须各自奔前程。”
9、堆山积海 duī shān jī hǎi
释义:堆山积海 形容东西极多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10、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duó
释义: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奋勇前进 fèn yǒng qián jìn
释义:奋勇前进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12、奋发向上 fèn fā xiàng shàng
释义:奋发向上 精神振作,情绪高昂
出处: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
13、奋发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奋发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14、德輶如毛 dé yóu rú máo
释义:德輶如毛 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15、恩山义海 ēn shān yì hǎi
释义:恩山义海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出处: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16、抱负不凡 bào fù bù fán
释义:抱负不凡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出处:宋 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17、拔山超海 bá shān chāo hǎi
释义:拔山超海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出处: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18、改操易节 gǎi cāo yì jié
释义:改操易节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出处:《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19、改节易操 gǎi jié yì cāo
释义:改节易操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出处: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20、材剧志大 cái jù zhì dà
释义:材剧志大 指才智多,志向大。
出处:《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21、步月登云 bù yuè dēng yún
释义:步月登云 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22、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23、海内无双 hǎi nèi wú shuāng
释义:海内无双 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24、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释义:海枯石烂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25、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26、海誓山盟 hǎi shì shān méng
释义:海誓山盟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出处: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27、翻江倒海 fān jiāng dǎo hǎi
释义:翻江倒海 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形容水势很大;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况。
出处:唐 李筌《太自阴经》:“东温而层冰澌散,西烈则百卉摧残,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28、覆海移山 fù hǎi yí shān
释义:覆海移山 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29、贡禹弹冠 gòng yǔ tán guān
释义:贡禹弹冠 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30、蹈厉之志 dǎo lì zhī zhì
释义:蹈厉之志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31、道不相谋 dào bù xiāng móu
释义:道不相谋 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2、道山学海 dào shān xué hǎi
释义: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33、长风破浪 chá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 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34、非池中物 fēi chí zhōng wù
释义:非池中物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35、风云之志 fēng yún zhī zhì
释义:风云之志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出处: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36、高明远识 gāo míng yuǎn shí
释义:高明远识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出处: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蔡鲁公》:“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之事,必至于斯乎?”
37、高顾遐视 gāo gù xiá shì
释义:高顾遐视 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出处: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38、道不同不相为谋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9、奋飞横绝 fèn fěi hèng jué
释义:奋飞横绝 绝:越。鸟儿振翅高飞,横空绝远。比喻人奋发有为,志向远大。
出处:唐·张说《拨川郡王碑》:"奋飞横绝,搏空直上。"
40、材疏志大 cái shū zhì dà
释义:材疏志大 指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材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