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个合字的成语(第四个字是和的成语):不可企及,不知所措,丰取刻与,人取我与,人弃我取,剑及履及,力所能及,后悔何及,后悔莫及,哀喜交并,嗟悔亡及,噬脐莫及,多许少与,孤立寡与,将夺固与,悔之何及,悔之莫及,懊悔莫及,捷雷不及掩耳,措手不及,日不我与,时不我与,民胞物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目窕心与,眉目传情,私仇不及公,管见所及,肉薄骨并,色授魂与,觥饭不及壶飧,触手可及,过犹不及,鞭长莫及,使料所及,感佩交并,两雄不并立,如恐不及,始愿不及此。
1、不可企及 bù kě qǐ jí
释义:不可企及 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出处: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2、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3、丰取刻与 fēng qǔ kè yǔ
释义:丰取刻与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出处:荀况《荀子 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
4、人取我与 rén qǔ wǒ yǔ
释义:人取我与 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5、人弃我取 rén qì wǒ qǔ
释义:人弃我取 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6、剑及履及 jiàn jí lǚ jí
释义:剑及履及 见“剑及屦及”。
出处:《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
7、力所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
释义:力所能及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出处: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8、后悔何及 hòu huǐ hé jí
释义:后悔何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周书·崔谦传》:“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及。”
9、后悔莫及 hòu huǐ mò jí
释义:后悔莫及 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10、哀喜交并 āi xǐ jiāo bìng
释义:哀喜交并 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1、嗟悔亡及 jiē huǐ wáng jí
释义:嗟悔亡及 嗟:感叹,叹息;亡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矣。”
12、噬脐莫及 shì qí mò jí
释义:噬脐莫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13、多许少与 duō xǔ shǎo yǔ
释义:多许少与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出处: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14、孤立寡与 gū lì guǎ yǔ
释义:孤立寡与 谓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出处:清·侯方域《朋党论下》:“岂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与者哉!”
15、将夺固与 jiāng duó gū yǔ
释义: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16、悔之何及 huǐ zhī hé jí
释义:悔之何及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17、悔之莫及 huǐ zhī mò jí
释义:悔之莫及 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18、懊悔莫及 ào huǐ mò jí
释义:懊悔莫及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19、捷雷不及掩耳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捷雷不及掩耳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20、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释义: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21、日不我与 rì bù wǒ yǔ
释义:日不我与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22、时不我与 shí bù wǒ yǔ
释义:时不我与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出处:《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23、民胞物与 mín bāo wù yǔ
释义:民胞物与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4、疾雷不及塞耳 jí léi bù jí sāi ěr
释义:疾雷不及塞耳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出处:《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25、疾雷不及掩耳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26、目窕心与 mù tiǎo xīn yǔ
释义:目窕心与 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出处: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27、眉目传情 méi mù chuán qíng
释义:眉目传情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参见“眉来眼去”。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28、私仇不及公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释义:私仇不及公 及:到。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29、管见所及 guǎn jiàn suǒ jí
释义:管见所及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出处:《抱朴子 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30、肉薄骨并 ròu bó gǔ bìng
释义:肉薄骨并 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出处:《元史 郝经传》:“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
31、色授魂与 sè shòu hún yǔ
释义:色授魂与 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32、觥饭不及壶飧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释义:觥饭不及壶飧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出处:《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33、触手可及 chù shǒu kě jí
释义:触手可及 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34、过犹不及 guò yóu bù jí
释义:过犹不及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5、鞭长莫及 biān cháng mò jí
释义:鞭长莫及 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出处: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36、使料所及 shǐ liào suǒ jí
释义:使料所及 料:料想,估计;及:到。当初已经料想到的。
出处:《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一》:"人事的变化,往往非使料所及。"。
37、感佩交并 gǎn pèi jiāo bìng
释义:感佩交并 感:感激;佩:佩服;交并:交织在一起。感激和佩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感佩恩私,不知所喻。"
38、两雄不并立 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
释义:两雄不并立 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駣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39、如恐不及 rú kǒng bù jí
释义:如恐不及 及:追上,赶上。就象怕追赶不上。
出处:《旧唐书·元载传》:"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40、始愿不及此 shǐ yuàn bù jí cǐ
释义:始愿不及此 始愿:当初的愿望。指事势的变化发展,并非起初所料想到的。
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