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爸爸的词语形容词(形容爸爸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光明正大,公公婆婆,凤毛济美,堂堂正正,大杖则走,子为父隐,干父之蛊,沧海桑田,父严子孝,父为子隐,父债子还,纪群之交,肯构肯堂,过庭之训,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饱经忧患,鸡不及凤,历尽沧桑,反其意而用之。
1、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2、公公婆婆 gōng gōng pó pó
释义:公公婆婆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说他好,这委屈向谁诉去?”
3、凤毛济美 fèng máo jì měi
释义:凤毛济美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4、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释义:堂堂正正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5、大杖则走 dà zhàng zé zǒu
释义:大杖则走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6、子为父隐 zǐ wéi fù yǐn
释义:子为父隐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出处:《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7、干父之蛊 gàn fù zhī gǔ
释义:干父之蛊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出处:《周易 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
8、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9、父严子孝 fù yán zǐ xiào
释义: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10、父为子隐 fù wéi zǐ yǐn
释义:父为子隐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出处:《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1、父债子还 fù zhài zǐ huán
释义:父债子还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出处: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12、纪群之交 jì qún zhī jiāo
释义:纪群之交 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群传》:“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13、肯构肯堂 kěn gòu kěn táng
释义:肯构肯堂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出处:《尚书 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14、过庭之训 guò tíng zhī xùn
释义:过庭之训 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15、阿姑阿翁 ā gū ā wēng
释义:阿姑阿翁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出处:唐 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尚父拘暖,自诣朝童结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16、阿家阿翁 ā jiā ā wēng
释义:阿家阿翁 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出处: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17、饱经忧患 bǎo jīng yōu huàn
释义:饱经忧患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18、鸡不及凤 jī bù jí fèng
释义:鸡不及凤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出处:《南齐书·王慈传》:“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
19、历尽沧桑 lì jìn cāng sāng
释义:历尽沧桑 历: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指变化很大。形容饱经忧患,经历了许多变故。
20、反其意而用之 fǎn qí yì ér yòng zhī
释义:反其意而用之 其:他的;意:意义;用:使用。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典故等。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
出处: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