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进取两个字的成语(形容进取的二字成语):一马当先,不屈不挠,余勇可贾,先我着鞭,再接再厉,再接再砺,力争上游,勇往直前,勇猛精进,发愤图强,只争旦夕,只争朝夕,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奋发有为,急起直追,报仇雪耻,披荆斩棘,持之以恒,斗志昂扬,朝气蓬勃,枕戈尝胆,永无止境,用心良苦,知难而进,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艰苦卓绝,苦心孤诣,见贤思齐,踵事增华,身体力行,迎头赶上,锲而不舍。
1、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一马当先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2、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3、余勇可贾 yú yǒng kě gǔ
释义:余勇可贾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4、先我着鞭 xiān wǒ zhuó biān
释义:先我着鞭 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出处:《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5、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再接再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6、再接再砺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再接再砺 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出处:唐 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7、力争上游 lì zhēng shàng yóu
释义:力争上游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8、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9、勇猛精进 yǒng měng jīng jìn
释义:勇猛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出处:《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10、发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愤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
11、只争旦夕 zhī zhēng dàn xī
释义:只争旦夕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12、只争朝夕 zhǐ zhēng zhāo xī
释义:只争朝夕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3、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释义: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14、坚忍不拔 jiān rěn bù bá
释义: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5、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6、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释义:坚韧不拔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7、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8、奋发有为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奋发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19、急起直追 jí qǐ zhí zhuī
释义:急起直追 立即振作起来;迅速追赶上去。
出处: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20、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释义:报仇雪耻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21、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jí
释义:披荆斩棘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22、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3、斗志昂扬 dòu zhì áng yáng
释义:斗志昂扬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4、朝气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释义:朝气蓬勃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25、枕戈尝胆 zhěn gē cháng dǎn
释义:枕戈尝胆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出处: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26、永无止境 yǒng wú zhǐ jìng
释义:永无止境 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出处:茅盾《秦岭之夜》:“秦岭上还有积雪,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
27、用心良苦 yòng xīn liáng kǔ
释义:用心良苦 费劲心血
出处: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28、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释义:知难而进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29、自力更生 zì lì gēng shēng
释义: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出处: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30、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释义: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1、自求多福 zì qiú duō fú
释义:自求多福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32、自食其力 zì shí qí lì
释义:自食其力 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33、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释义:艰苦卓绝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34、苦心孤诣 kǔ xīn gū yì
释义:苦心孤诣 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出处: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35、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释义:见贤思齐 贤:有才德的人;齐;看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踵事增华 zhǒng shì zēng huá
释义:踵事增华 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37、身体力行 shēn tǐ lì xíng
释义: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38、迎头赶上 yíng tóu gǎn shàng
释义:迎头赶上 赶上最前头的。
出处:瞿秋白《迎头经》:“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39、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释义:锲而不舍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