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面能力强的成语(形容能力很全面的成语):观凤一羽,不慌不忙,举世无敌,伏虎降龙,兼权尚计,初出茅庐,各尽所能,奋矜之容,好谋善断,尽其所能,惊人之举,挥剑成河,挥斥八极,攻无不克,材优干济,材能兼备,架海擎天,横从穿贯,窥豹一斑,管中窥豹,精明强干,精明能干,精锐之师,绰有余裕,老于世故,聪明能干,见多识广,豪杰英雄,贯穿融会,贯通融会,长生不老,际会风云,顾彼失此,风云际会,饱练世故,驾轻就熟,见其一未见其二,计功量罪,傍观者清,得全要领。
- 1、观凤一羽 guān fèng yī yǔ - 释义:观凤一羽 观:看:凤:凤凰;羽:羽毛。只看见凤凰的一根羽毛。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并不全面。 - 出处:宋·朱熹《论语四》:"毕竟一事做得时,在可以见其全体。古人谓观凤一羽,足以知其五色之备。" 
- 2、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3、举世无敌 jǔ shì wú dí - 释义: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出处: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 4、伏虎降龙 fú hǔ xiáng lóng - 释义: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 5、兼权尚计 jiān quán shàng jì - 释义:兼权尚计 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 出处:荀况《荀子 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 6、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7、各尽所能 gè jìn suǒ néng - 释义:各尽所能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褒传》:“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 
- 8、奋矜之容 fèn jīn zhī róng - 释义:奋矜之容 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正名》:“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复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 9、好谋善断 hào móu shàn duàn - 释义:好谋善断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出处: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10、尽其所能 jìn qí suǒ néng - 释义:尽其所能 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 11、惊人之举 jīng rén zhī jǔ - 释义:惊人之举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12、挥剑成河 huī jiàn chéng hé - 释义:挥剑成河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 出处: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 13、挥斥八极 huī chì bā jí - 释义:挥斥八极 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 14、攻无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 释义:攻无不克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15、材优干济 cái yōu gàn jǐ - 释义: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出处:《清史稿 高宗纪五》:“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干济。” 
- 16、材能兼备 cái néng jiān bèi - 释义:材能兼备 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 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 17、架海擎天 jià hǎi qíng tiān - 释义:架海擎天 架海:横跨大海;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 18、横从穿贯 héng cóng chuān guàn - 释义:横从穿贯 谓融会贯通。 - 出处:清·方苞《兄百川墓志铭》:“以经世之学,自负其议论,证曏经史,横从穿贯,闻者莫不屈服。” 
- 19、窥豹一斑 kuī bào yī bān - 释义:窥豹一斑 (从管中看豹)只看到豹的一个斑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从一点推测全貌。 - 出处:《晋书 王献之传》:“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20、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释义: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21、精明强干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释义: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 22、精明能干 jīng míng néng gàn - 释义:精明能干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出处:《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 23、精锐之师 jīng ruì zhī shī - 释义:精锐之师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出处:《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 24、绰有余裕 chuò yǒu yú yù - 释义: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 25、老于世故 lǎo yú shì gù - 释义:老于世故 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 出处: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 26、聪明能干 cōng míng néng gàn - 释义:聪明能干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 
- 27、见多识广 jiàn duō shí - 释义: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28、豪杰英雄 háo jié yīng xióng - 释义:豪杰英雄 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 29、贯穿融会 guàn chuān róng huì - 释义:贯穿融会 见“贯通融会”。 - 出处:清·戴名世《方舟传》;“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 30、贯通融会 guàn tōng róng huì - 释义:贯通融会 犹言融会贯通。 - 出处: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寝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 31、长生不老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释义:长生不老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 32、际会风云 jì huì fēng yún - 释义:际会风云 遭逢到好的际遇。 -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 33、顾彼失此 gù bǐ shī cǐ - 释义:顾彼失此 顾:照顾,照管。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6卷:“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 34、风云际会 fēng yún jì huì - 释义:风云际会 风云:指难得的好时机;际会:适时地遇合。在难得的好时机适时地相遇。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 - 出处: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 
- 35、饱练世故 bǎo liàn shì gù - 释义:饱练世故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故”。 - 出处:宋 叶适《郭府君墓志铭》:“察江之言,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是足以继其父兄矣。” 
- 36、驾轻就熟 jià qīng jiù shú - 释义: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出处: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 37、见其一未见其二 jiàn qí yī wèi jiàn qí èr - 释义:见其一未见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38、计功量罪 jì gōng liàng zuì - 释义:计功量罪 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 
- 39、傍观者清 bàng guān zhě qīng - 释义:傍观者清 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 40、得全要领 dé quán yào lǐng - 释义:得全要领 得全:获得保全;要:古“腰”字;领:颈部;要领:指主旨、纲领。腰和头颈获得保全。指全面领会事情的主旨和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