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四字词(怎么形容一个人生气的成语):嗔目切齿,令人发指,冲冠眦裂,勃然变色,勃然大怒,发上冲冠,发上指冠,发指眦裂,吹胡子瞪眼,大发雷霆,妒火中烧,忿然作色,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恼羞成怒,悲愤填膺,惨淡经营,惩忿窒欲,愤愤不平,戟指怒目,拂袖而去,敢怒敢言,柳眉倒竖,满腔怒火,火冒三丈,狂风怒号,狼狈不堪,疾言厉色,瞋目切齿,矜名嫉能,老羞成怒,肝胆欲碎,艴然不悦,赫然而怒,金刚怒目,雷嗔电怒,雷霆之怒,风言醋语,目眦尽裂。
- 1、嗔目切齿 chēn mù qiē chǐ - 释义:嗔目切齿 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段祺瑞马厂誓师》:"复辟之贻害清室也如彼,不利于国家也如此。内之不特非清室自动,而孀妃耆博,且不胜其疾首痛心。外之不特非群公劝进,而比户编氓,各不相 
- 2、令人发指 lìng rén fà zhǐ - 释义:令人发指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 出处: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3、冲冠眦裂 chōng guàn zì liè - 释义:冲冠眦裂 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4、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 释义: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 5、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大怒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6、发上冲冠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 释义:发上冲冠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出处: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7、发上指冠 fā shàng zhǐ guàn - 释义: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8、发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 释义:发指眦裂 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9、吹胡子瞪眼 chuī hú zi dèng yǎn - 释义:吹胡子瞪眼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 出处: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 10、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 释义:大发雷霆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11、妒火中烧 dù huǒ zhōng shāo - 释义:妒火中烧 因忌妒而异常激动,心神错乱或狂乱 - 出处:沈从文《元宵》:“到妒火中烧时他是完全不为自己设想也不为女人幸福设想,只想等待那机会一到,就将成为恋爱的人。” 
- 12、忿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 释义:忿然作色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 出处:孙膑《孙膑兵法 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 13、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 释义:怒不可遏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 14、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释义:怒发冲冠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15、怒气冲天 nù qì chōng tiān - 释义:怒气冲天 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16、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 释义:恼羞成怒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 17、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 18、惨淡经营 cǎn dàn jīng yíng - 释义: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 出处: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19、惩忿窒欲 chéng fèn zhì yù - 释义:惩忿窒欲 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 出处:《周易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20、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 释义:愤愤不平 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 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 21、戟指怒目 jǐ zhǐ nǔ zhāng - 释义: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 22、拂袖而去 fú xiù ér qù - 释义: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23、敢怒敢言 gǎn nù gǎn yán - 释义: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 24、柳眉倒竖 liǔ méi dào shù - 释义:柳眉倒竖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 -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女子不听犹可,听了之话,只见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腮边烘两朵红云,面上现一团煞气。” 
- 25、满腔怒火 mǎn qiāng nù huǒ - 释义:满腔怒火 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 出处:《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 26、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27、狂风怒号 kuáng fēng nù háo - 释义:狂风怒号 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 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28、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 释义:狼狈不堪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 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 29、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 30、瞋目切齿 chēn mù qiè chǐ - 释义:瞋目切齿 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 31、矜名嫉能 jīn míng jì néng - 释义:矜名嫉能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出处:汉 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 32、老羞成怒 lǎo xiū chéng nù - 释义: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 33、肝胆欲碎 gān dǎn yù suì - 释义:肝胆欲碎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34、艴然不悦 fú rán bù yuè - 释义: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出处: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 35、赫然而怒 hè rán ér nù - 释义: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 36、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37、雷嗔电怒 léi chēn diàn nù - 释义:雷嗔电怒 暴怒貌。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 38、雷霆之怒 léi tíng zhī lù - 释义:雷霆之怒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出处:《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 39、风言醋语 fēng yán cù yǔ - 释义:风言醋语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 出处:汉·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诳误。” 
- 40、目眦尽裂 mù zì jìn liè - 释义:目眦尽裂 目眦: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