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伤心欲绝的四字词语有哪些(伤心欲绝形容难过的四字成语):人琴俱亡,伤心惨目,六神无主,凄入肝脾,出乎意料,创巨痛深,哀哀欲绝,哀天叫地,哀痛欲绝,嚎啕大哭,大放悲声,失魂落魄,如丧考妣,悲不自胜,悲痛欲绝,情凄意切,抱头大哭,捶胸顿足,柔肠百结,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泣下如雨,泣不成声,泪如泉滴,泪流满面,涕泗纵横,疾首痛心,痛不欲生,痛哭流涕,痛定思痛,痛心疾首,目断魂销,老泪纵横,肝肠寸断,触目伤心,触目伤怀,额蹙心痛,黯然伤神,黯然销魂,抱璞泣血。
1、人琴俱亡 rén qín jù wáng
释义: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伤心惨目 shāng xīn cǎn mù
释义:伤心惨目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3、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4、凄入肝脾 qī rù gān pí
释义:凄入肝脾 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5、出乎意料 chū hū yì liào
释义:出乎意料 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6、创巨痛深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释义:创巨痛深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出处: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7、哀哀欲绝 āi āi yù jué
释义:哀哀欲绝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8、哀天叫地 āi tiān jiào dì
释义: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9、哀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释义:哀痛欲绝 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10、嚎啕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释义:嚎啕大哭 大声哭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绝,心里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来。”
11、大放悲声 dà fàng bēi shēng
释义:大放悲声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12、失魂落魄 shī hún luò pò
释义: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13、如丧考妣 rú sàng kǎo bǐ
释义:如丧考妣 妣:音比;考妣: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父亲死后叫考;母亲死后叫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出处:《尚书 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14、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释义: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15、悲痛欲绝 bēi tòng yù jué
释义:悲痛欲绝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16、情凄意切 qíng qī yì qiē
释义:情凄意切 谓心境十分悲伤。
出处: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17、抱头大哭 bào tóu dà kū
释义:抱头大哭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18、捶胸顿足 chuí xiōng dùn zú
释义:捶胸顿足 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出处: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19、柔肠百结 róu cháng bǎi jié
释义:柔肠百结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出处: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柳呵!你便柔肠百结,巧计千般,浑身是眼,寻不见花枝儿般美少年。”
20、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1、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鼓舞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22、泣下如雨 qǐ xià rú yǔ
释义:泣下如雨 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复恩》:“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
23、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
释义: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24、泪如泉滴 lèi rú quán dī
释义:泪如泉滴 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出处:唐 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25、泪流满面 lèi liú mǎn miàn
释义: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26、涕泗纵横 tì sì zòng héng
释义:涕泗纵横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出处: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27、疾首痛心 jí shǒu tòng xīn
释义:疾首痛心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 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28、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释义:痛不欲生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29、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释义:痛哭流涕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30、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释义:痛定思痛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出处: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31、痛心疾首 tòng xīn jí shǒu
释义:痛心疾首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32、目断魂销 mù duàn hún xiāo
释义:目断魂销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33、老泪纵横 lǎo lèi zòng héng
释义:老泪纵横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出处: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34、肝肠寸断 gān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肝肠寸断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35、触目伤心 chù mù shāng xīn
释义:触目伤心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36、触目伤怀 chù mù shāng huái
释义:触目伤怀 见“触目伤心”。
出处: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37、额蹙心痛 é cù xīn tòng
释义:额蹙心痛 极度忧愁伤心貌。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38、黯然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
释义: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39、黯然销魂 àn rán xiāo hún
释义:黯然销魂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40、抱璞泣血 bào pǔ qì xuè
释义:抱璞泣血 比喻怀才不遇上,伤心悲痛。
出处:汉·东方朔《七谏·谬谏》:"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