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面字一样的四字词语(后面二个字一样的成语):半半路路,不甚了了,不过尔尔,从容不迫,傲骨嶙嶙,出类拔萃,半半拉拉,吹吹打打,大名鼎鼎,大大咧咧,大大小小,大大落落,大才槃槃,安安稳稳,安安逸逸,安安静静,巴巴急急,彬彬文质,彬彬济济,抽抽噎噎,抽抽搭搭,斑斑点点,板上钉钉,楚楚谡谡,此恨绵绵,波光粼粼,波光鳞鳞,炳炳烺烺,病病歪歪,白发苍苍,白白朱朱,白雪皑皑,矮矮实实,称心如意,薄暮冥冥,车水马龙,长夜漫漫,啛啛喳喳,大才盘盘,波波碌碌。
1、半半路路 bàn bàn lù lù
释义:半半路路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2、不甚了了 bù shèn liǎo liǎo
释义:不甚了了 甚:很;了了:明白。对事情不很明白;不大清楚。
出处:《北齐书 永安王浚传》:“文宣末年多酒,浚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3、不过尔尔 bù guò ěr ěr
释义:不过尔尔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出处: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4、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5、傲骨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6、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7、半半拉拉 bàn bàn lā lā
释义:半半拉拉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出处: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8、吹吹打打 chuī chuī dǎ dǎ
释义:吹吹打打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出处: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郭挺之榜前认子》:“忙忙与女儿说知,叫老妈央人相帮打点。早鼓乐吹吹打打,迎人村来了。
9、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10、大大咧咧 dà dà liē liē
释义:大大咧咧 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忽见由南往北来了数十头牛,大大咧咧地赶着牛,牛上骑着三个小孩子。”
11、大大小小 dà dà xiǎo xiǎo
释义:大大小小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小人只认的大郎一个养家经纪人,且是在街上做些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了一个人。”
12、大大落落 dà dà luò luò
释义:大大落落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李准《两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认真负责,多向支部汇报,争取帮助。”
13、大才槃槃 dà cái pán pán
释义:大才槃槃 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槃槃谢家安。”
14、安安稳稳 ān ān wěn wěn
释义:安安稳稳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15、安安逸逸 ān ān yì yì
释义:安安逸逸 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16、安安静静 ān ān jìng jìng
释义: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17、巴巴急急 bā bā jí jí
释义:巴巴急急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出处:《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18、彬彬文质 bīn bīn wén zhì
释义:彬彬文质 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知本末,重纲常,彬彬文质好行藏。”
19、彬彬济济 bīn bīn jǐ jǐ
释义:彬彬济济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 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20、抽抽噎噎 chōu chōu yē yē
释义:抽抽噎噎 形容低声哭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21、抽抽搭搭 chōu chōu dā dā
释义:抽抽搭搭 形容抵声哭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22、斑斑点点 bān bān diǎn diǎn
释义:斑斑点点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看周谨时,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点点,约有三五十处。”
23、板上钉钉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释义: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出处: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24、楚楚谡谡 chǔ chǔ sù sù
释义:楚楚谡谡 形容风度清雅高迈。
出处:清·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楚生色不甚美,虽绝世佳人无其风韵,楚楚谡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
25、此恨绵绵 cǐ hèn mián mián
释义:此恨绵绵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6、波光粼粼 bō guāng lín lín
释义: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27、波光鳞鳞 bō guāng lín lín
释义:波光鳞鳞 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28、炳炳烺烺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释义:炳炳烺烺 光亮鲜明。形容文章辞采声韵之美。
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29、病病歪歪 bìng bìng wāi wāi
释义: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教大爷歇歇吧,他病病歪歪!”
30、白发苍苍 bái fà cāng cāng
释义: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出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31、白白朱朱 bái bái zhū zhū
释义:白白朱朱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32、白雪皑皑 bái xuě ái ái
释义: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33、矮矮实实 ǎi ǎi shí shí
释义:矮矮实实 身材不高但长得壮实
34、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5、薄暮冥冥 bó mù míng míng
释义: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36、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7、长夜漫漫 cháng yè màn màn
释义:长夜漫漫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出处:《淮南子 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38、啛啛喳喳 cuì cuì chā chā
释义:啛啛喳喳 “啛”念cuì。象声词。形容杂乱细碎的说话声。
39、大才盘盘 dà cái pán pán
释义:大才盘盘 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盘盘谢家安。"
40、波波碌碌 bō bō lù lù
释义:波波碌碌 奔走忙碌的样子。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指望一举状元及第,峥嵘发达。谁想今日波波碌碌,受如此般辛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