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工作踏实的成语(形容干工作踏实的成语):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心一意,一步一个脚印,不慌不忙,争分夺秒,任劳任怨,全神贯注,凿壁借光,分秒必争,勤勤恳恳,勤学苦练,呕心沥血,圆木警枕,坚持不懈,学而不厌,宵衣旰食,尽心竭力,幼学壮行,废寝忘食,引锥刺股,心无旁骛,心浮气躁,手不释卷,无冬无夏,有板有眼,枕典席文,死而后已,焚膏继晷,目不窥园,目不转睛,磨穿铁砚,笃实好学,继晷焚膏,聚精会神,脚踏实地,通宵达旦,鞠躬尽瘁,韦编三绝,鸡鸣而起,悬梁刺骨。
- 1、一个萝卜一个坑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 释义:一个萝卜一个坑 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3、一步一个脚印 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 - 释义:一步一个脚印 比喻做事踏实。 - 出处:老舍《正红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个脚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 4、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5、争分夺秒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释义:争分夺秒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出处:《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6、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劳任怨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 7、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释义: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 8、凿壁借光 záo bì jiè guāng - 释义: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9、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 释义:分秒必争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 10、勤勤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 释义:勤勤恳恳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 11、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 释义: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 12、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心沥血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 出处: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13、圆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 - 释义:圆木警枕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 出处: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 14、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15、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 释义: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16、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 释义: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 出处: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17、尽心竭力 jìn xīn jié lì - 释义:尽心竭力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 出处:《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 18、幼学壮行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 释义: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 出处:《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 19、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20、引锥刺股 yǐn zhuī cì gǔ - 释义: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21、心无旁骛 xīn wú páng wù - 释义:心无旁骛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 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 22、心浮气躁 xīn fú qì zào - 释义:心浮气躁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 23、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 释义: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 24、无冬无夏 wú dōng wú xià - 释义: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 出处:《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 25、有板有眼 yǒu bǎn yǒu yǎn - 释义:有板有眼 板;眼:民族音乐的节拍。每节中的最强音叫板;其余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 - 出处: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 26、枕典席文 zhěn diǎn xí wén - 释义: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 出处: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 27、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28、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 释义:焚膏继晷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29、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 - 释义:目不窥园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30、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 释义: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出处: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31、磨穿铁砚 mó chuān tiě yàn - 释义: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 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 32、笃实好学 dǔ shí hào xué - 释义:笃实好学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 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 33、继晷焚膏 jì guǐ fén gāo - 释义: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34、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35、脚踏实地 jiǎo tà shí dì - 释义: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36、通宵达旦 tōng xiāo dá dàn - 释义:通宵达旦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 37、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38、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 39、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 释义: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40、悬梁刺骨 xuán liáng cì gǔ - 释义: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习。 -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