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不走正道的成语(形容不是正道的成语):洁身守道,不义之财,不劳而获,匡俗济时,匡时济俗,回心向善,坐地分赃,民脂民膏,矫邪归正,非分之财,恐伤雅道。
1、洁身守道 jié shēn shǒu dào
释义:洁身守道 指保持自身纯洁,坚守正道。
出处:《晏子春秋·问上》:"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2、不义之财 bù yì zhī cái
释义:不义之财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3、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不劳而获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4、匡俗济时 kuāng sú jì shí
释义:匡俗济时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5、匡时济俗 kuāng shí jì sú
释义:匡时济俗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出处: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6、回心向善 huí xīn xiàng shàn
释义:回心向善 回心:转过心意。转变念头,转归善良
出处:宋·任伯雨《论章惇蔡卞》:“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
7、坐地分赃 zuò dì fēn zāng
释义:坐地分赃 赃:赃物。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出处:《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8、民脂民膏 mín zhī mín gāo
释义:民脂民膏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出处: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9、矫邪归正 jiǎo xié guī zhèng
释义:矫邪归正 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出处:《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10、非分之财 fēi fèn zhī cái
释义:非分之财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
11、恐伤雅道 kǒng shāng yǎ dào
释义:恐伤雅道 雅道:正道。惟恐破坏和影响正统的道德规范。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十四》:"二人虽有词华,然其体轻微,终不成令器。若置之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