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成果的词语诗句(形容成果成语有哪些):一鸣惊人,三百六十行,丰功伟绩,举世瞩目,事半功倍,人才辈出,前无古人,功成名就,功成名立,功成名遂,劳而无功,千篇一律,卓有成效,名利双收,吹糠见米,因人而异,左右采获,徒劳无功,循序渐进,旗开得胜,旷日持久,智勇双全,永垂青史,清净无为,滚汤浇雪,滚芥投针,犹解倒悬,秋收冬藏,空谷传声,立竿见影,行之有效,马到成功,硕果累累,秋收东藏,青牛道士,著有成效,万乘之国。
1、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释义: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三百六十行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释义:三百六十行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出处:明 无名氏《白兔记 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
3、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释义: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4、举世瞩目 jǔ shì zhǔ mù
释义:举世瞩目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5、事半功倍 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事半功倍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6、人才辈出 rén cái bèi chū
释义:人才辈出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7、前无古人 qián wú gǔ rén
释义:前无古人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出处: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8、功成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释义: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9、功成名立 gōng chéng míng lì
释义:功成名立 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
10、功成名遂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释义:功成名遂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出处: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1、劳而无功 láo ér wú gōng
释义:劳而无功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12、千篇一律 qiān piān yī lǜ
释义:千篇一律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出处: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13、卓有成效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释义:卓有成效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出处: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14、名利双收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释义: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15、吹糠见米 chuī kāng jiàn mǐ
释义:吹糠见米 比喻见效快。
出处:《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
16、因人而异 yīn rén ér yì
释义:因人而异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出处: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17、左右采获 zuǒ yòu cǎi huò
释义:左右采获 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出处:《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18、徒劳无功 tú láo wú gōng
释义:徒劳无功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出处: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19、循序渐进 xún xù jiàn jìn
释义: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出处:《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20、旗开得胜 qí kāi dé shèng
释义:旗开得胜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21、旷日持久 kuàng rì chí jiǔ
释义:旷日持久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22、智勇双全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释义:智勇双全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23、永垂青史 yǒng chuí qīng shǐ
释义:永垂青史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出处: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24、清净无为 qīng jìng wú wéi
释义:清净无为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出处: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25、滚汤浇雪 gǔn tāng jiāo xuě
释义:滚汤浇雪 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必然成功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0回:“那一肚皮家里怀来的恶意,如滚汤浇雪一般……心中把那恼怒都又变了可怜。”
26、滚芥投针 gǔn jiè tóu zhēn
释义:滚芥投针 芥:小草。滚动芥籽,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比喻事情进展很慢,成效小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27、犹解倒悬 yóu jiě dào xuán
释义:犹解倒悬 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28、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释义: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29、空谷传声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释义:空谷传声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出处: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30、立竿见影 lì gān jiàn yǐng
释义:立竿见影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出处: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31、行之有效 xíng zhī yǒu xiào
释义:行之有效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出处: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32、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释义: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33、硕果累累 shuò guǒ lěi lěi
释义:硕果累累 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34、秋收东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释义:秋收东藏 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35、青牛道士 qing niu dao shi
释义:青牛道士 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君达号‘青牛师’”李贤注引《汉武帝内传》:“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餘年,入鸟举山,服水银百餘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是知青牛道士,更延将尽之命;白鹿真人,能生已枯之骨。”唐裴铏《传奇·封陟》:“我所以恳恳者,为是青牛道士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
36、著有成效 zhù yǒu chéng xiào
释义:著有成效 著:显著。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出处: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37、万乘之国 wàn shèng zhī guó
释义:万乘之国 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一般指周朝。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