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熟悉成语大全(形容非常熟悉了解的成语):不可思议,不得而知,不知就里,不败之地,久病成医,了如指掌,了若指掌,会家不忙,会者不忙,历历可数,大惑不解,安于所习,家喻户习,料敌若神,明察秋毫,泾渭分明,洞如观火,洞察一切,洞烛其奸,洞见症结,炯炯有神,烂如指掌,烂若披掌,百战不殆,目知眼见,盲人摸象,看生见长,窥见一斑,立于不败之地,简明扼要,管中窥豹,管窥蠡测,老马识途,耳熟能详,莫名其妙,莫明其妙,风檐寸晷,驾轻就熟,黑白分明,饱谙经史。
1、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释义: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2、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释义: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出处: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3、不知就里 bù zhī jiù lǐ
释义:不知就里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四卷:“你寻思,甚做处,不知就里,直恁冲冲怒?”
4、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不败之地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5、久病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释义:久病成医 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 楚 屈原《九间 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汉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6、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7、了若指掌 liǎo ruò zhǐ zhǎng
释义:了若指掌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8、会家不忙 huì jiā bù máng
释义:会家不忙 见“会者不忙”。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不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不曾用惯。”
9、会者不忙 huì zhě bù máng
释义:会者不忙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10、历历可数 lì lì kě shǔ
释义:历历可数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11、大惑不解 dà huò bù jiě
释义: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出处: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2、安于所习 ān yú suǒ xí
释义:安于所习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13、家喻户习 jiā yù hù xí
释义:家喻户习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余以《琵琶》虽极天工人巧,终是传奇一家语。当今家喻户习,故易于动人。”
14、料敌若神 liào dí ruò shén
释义:料敌若神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15、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6、泾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释义:泾渭分明 古人认为;渭河水清;泾河水浊;两水合流后;清浊依旧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出处:唐 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17、洞如观火 dòng rú guān huǒ
释义:洞如观火 见“洞若观火”。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18、洞察一切 dòng chá yī qiè
释义:洞察一切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19、洞烛其奸 dòng zhú qí jiān
释义:洞烛其奸 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
出处:《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20、洞见症结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释义: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
21、炯炯有神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释义:炯炯有神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出处:晋 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22、烂如指掌 làn rú zhǐ zhǎng
释义:烂如指掌 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23、烂若披掌 làn ruò pī zhǎng
释义:烂若披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24、百战不殆 bǎi zhàn bù dài
释义:百战不殆 殆:危险。作战百次也不失败。形容每战必胜。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5、目知眼见 mù zhī yǎn jiàn
释义:目知眼见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26、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27、看生见长 kàn shēng jiàn zhǎng
释义:看生见长 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
出处:元·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从小里看生见长的。”
28、窥见一斑 kuī jiàn yī bān
释义:窥见一斑 指只了解一二
出处:《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29、立于不败之地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处在;地:地位。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
出处:孙武《孙子 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30、简明扼要 jiǎn míng è yào
释义: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31、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释义: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32、管窥蠡测 guǎn kuī lí cè
释义:管窥蠡测 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狭窄、片面;见识肤浅。
出处: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33、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tú
释义:老马识途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4、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释义: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35、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莫名其妙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36、莫明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莫明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然而看他前两回来买东西,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内行……想来想去,总是莫名其妙。”
37、风檐寸晷 fēng yán cùn guǐ
释义:风檐寸晷 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晷:日影;寸晷:寸阴,极短的时间。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然七义五策皆似太多,风檐寸晷,力不能办,求其完璧,事事精好,安可得也?”
38、驾轻就熟 jià qīng jiù shú
释义: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出处: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39、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释义:黑白分明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40、饱谙经史 bǎo ān jīng shǐ
释义:饱谙经史 饱谙:深知,极其熟悉。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元·无名氏《竹叶舟》楔子:"此人饱谙经史,贯串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