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成语(形容对人或事无所谓的成语):血指汗颜,不以为意,不屑一顾,不闻不问,事不关己,傲慢不逊,冷眼旁观,冷眼静看,孤芳自赏,平心静气,待理不理,得过且过,无动于衷,束手旁观,毫不关心,毫不在乎,淡然处之,满不在乎,漠不关心,漠然置之,目空一切,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身事外,自命清高,自我欣赏,自由自在,若无其事,行若无事,袖手旁观,视若无睹,避世绝俗,隔岸观火,傍观冷眼,无欲则刚。
1、血指汗颜 xue zhi han yan
释义:血指汗颜 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2、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3、不屑一顾 bù xiè yī gù
释义:不屑一顾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4、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5、事不关己 shì bù guān jǐ
释义:事不关己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6、傲慢不逊 ào màn bù xùn
释义: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7、冷眼旁观 lěng yǎn páng guān
释义:冷眼旁观 冷:冷漠;冷淡;冷静;眼:目光;表情神态。以冷淡的眼光在一旁观看。形容置身事外;毫不动心地在一旁静观事态变化。
出处:宋 朱熹《答黄直卿》:“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8、冷眼静看 lěng yǎn jìng kàn
释义:冷眼静看 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出处: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疾危必厌神明药,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静看真可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9、孤芳自赏 gū fāng zì shǎng
释义:孤芳自赏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10、平心静气 píng xīn jìng qì
释义:平心静气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出处: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11、待理不理 dài lǐ bù lǐ
释义: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12、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13、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无动于衷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14、束手旁观 shù shǒu páng guān
释义:束手旁观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
15、毫不关心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毫不关心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16、毫不在乎 háo bù zài hū
释义:毫不在乎 毫:丝毫,形容细小;在乎:在意。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但仍然毫不在乎地开着车来到这偏僻山庄,给生活于困境的孤儿寡母送这送那,关怀备至……”
17、淡然处之 dàn rán chǔ zhī
释义:淡然处之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18、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19、漠不关心 mò bù guān xīn
释义:漠不关心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20、漠然置之 mò rán zhì zhī
释义:漠然置之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出处: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21、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释义: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2、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释义:置之不理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处: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23、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释义:置若罔闻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24、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释义:置身事外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25、自命清高 zì mìng qīng gāo
释义:自命清高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26、自我欣赏 zì wǒ xīn shǎng
释义:自我欣赏 指自己欣赏自己
出处: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27、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释义: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28、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释义: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29、行若无事 xíng ruò wú shì
释义:行若无事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30、袖手旁观 xiù shǒu páng guān
释义:袖手旁观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出处: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31、视若无睹 shì ruò wú dǔ
释义:视若无睹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32、避世绝俗 bì shì jué sú
释义:避世绝俗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晋书 华轶传》:“栖情玄远,确然绝俗。”
33、隔岸观火 gé àn guān huǒ
释义:隔岸观火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出处: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34、傍观冷眼 bàng guān lěng yǎn
释义:傍观冷眼 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出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35、无欲则刚 wu yu ze gang
释义:无欲则刚 没有欲望,才会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