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胆子大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形容胆子大的成语):何足道哉,儿女英雄,光天化日,出谋划策,初生牛犊不怕虎,大举进攻,大胆包身,敢做敢为,明正典刑,明火执仗,明目张胆,毫无顾忌,气吞山河,气壮胆粗,气粗胆壮,浑身是胆,狗胆包天,目无三尺,肆无忌惮,肝胆过人,胆壮心雄,胆壮气粗,胆大于身,胆大包天,胆大如斗,胆大心粗,胆大心细,胆大心雄,胆如斗大,胆小如鼠,胆小怕事,胆略兼人,胆粗气壮,胡作非为,色胆包天,虎窟龙潭,赤手空拳,锦囊妙计,随心所欲,胆大包身。
- 1、何足道哉 hé zú dào zāi - 释义:何足道哉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 2、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 3、光天化日 guāng tiān huà rì - 释义:光天化日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 出处:《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 4、出谋划策 chū móu huà cè - 释义:出谋划策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5、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 释义: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 6、大举进攻 dà jǔ jìn gōng - 释义:大举进攻 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 7、大胆包身 dà dǎn bāo shēn - 释义:大胆包身 谓胆量极大。 -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 8、敢做敢为 gǎn zuò gǎn wéi - 释义:敢做敢为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 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石湖(范成大)、诚斋(杨万里)……与放翁(陆游)并称,而诚斋较之石湖,更有敢作敢为之色,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所以其名尤重。” 
- 9、明正典刑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 释义: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出处: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 10、明火执仗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释义:明火执仗 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 11、明目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 - 释义:明目张胆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 出处:《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 12、毫无顾忌 háo wú gù jì - 释义: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 出处: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 13、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 释义: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 14、气壮胆粗 qì zhuàng dǎn cū - 释义:气壮胆粗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 15、气粗胆壮 qì cū dǎn zhuàng - 释义:气粗胆壮 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首:“然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 16、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 17、狗胆包天 gǒu dǎn bāo tiān - 释义:狗胆包天 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 出处:《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 18、目无三尺 mù wú sān chǐ - 释义:目无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 出处: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 19、肆无忌惮 sì wú jì dàn - 释义:肆无忌惮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20、肝胆过人 gān dǎn guò rén - 释义: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21、胆壮心雄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 释义:胆壮心雄 见“胆大心雄”。 - 出处:《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 22、胆壮气粗 dǎn zhuàng qì cū - 释义:胆壮气粗 见“胆粗气壮”。 - 出处: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 23、胆大于身 dǎn dà yú shēn - 释义:胆大于身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24、胆大包天 dǎn dà bāo tiān - 释义:胆大包天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25、胆大如斗 dǎn dà rú dǒu - 释义:胆大如斗 形容胆量极大。 -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 26、胆大心粗 dǎn dā xīn cū - 释义:胆大心粗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 27、胆大心细 dǎn dà xīn xì - 释义: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 28、胆大心雄 dǎn dà xīn xióng - 释义: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 29、胆如斗大 dǎn rú dǒu dà - 释义:胆如斗大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 30、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 释义: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31、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32、胆略兼人 dǎn lüè jiān rén - 释义:胆略兼人 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 33、胆粗气壮 dǎn cū qì zhuàng - 释义:胆粗气壮 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一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 34、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 释义:胡作非为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35、色胆包天 sè dǎn bāo tiān - 释义:色胆包天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 36、虎窟龙潭 hǔ kū lóng tán - 释义:虎窟龙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出处: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 37、赤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 释义: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 出处: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 38、锦囊妙计 jǐn náng miào jì - 释义:锦囊妙计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 39、随心所欲 suí xīn suǒ yù - 释义:随心所欲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 40、胆大包身 dǎn dà bāo shēn - 释义:胆大包身 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出处:《旧唐书·李昭德传》:"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