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竹子的词语有哪些?(形容竹子寓意的成语):不屈不挠,丝竹管弦,亲密无间,傲然挺立,刀过竹解,劳而无功,势如破竹,名垂竹帛,哀丝豪竹,品竹弹丝,坚韧不拔,天真无邪,宁折不弯,成竹在胸,拿定主意,朴实无华,生机勃勃,破竹之势,磬竹难书,竹头木屑,竹报平安,竹篮打水,竹马之友,胸有成竹,茂林修竹,虚怀若谷,金石丝竹,青梅竹马,顶天立地,高风亮节,鲇鱼上竹,鸠车竹马,翠竹黄花,节节胜利。
- 1、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2、丝竹管弦 sī zhú guǎn xián - 释义: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3、亲密无间 qīn mì wú jiàn - 释义:亲密无间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 4、傲然挺立 ào rán tǐng lì - 释义: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5、刀过竹解 dāo guò zhú jiě - 释义: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 6、劳而无功 láo ér wú gōng - 释义:劳而无功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7、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8、名垂竹帛 míng chuí zhú bó - 释义: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出处:《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9、哀丝豪竹 āi sī háo zhú - 释义: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出处: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 10、品竹弹丝 pǐn zhú tán sī - 释义: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 11、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坚韧不拔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12、天真无邪 tiān zhēn wú xié - 释义:天真无邪 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 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 13、宁折不弯 nìng zhé bù wān - 释义:宁折不弯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 出处:《齐民要术 卷五 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 14、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释义: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15、拿定主意 ná dìng zhǔ yì - 释义:拿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 16、朴实无华 pǔ shí wú huá - 释义:朴实无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出处: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 17、生机勃勃 shēng jī bó bó - 释义:生机勃勃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 18、破竹之势 pò zhú zhī shì - 释义: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出处:《北史 周纪下 武帝》:“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窟穴。” 
- 19、磬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释义: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出处:《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20、竹头木屑 zhú tóu mù xiè - 释义: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 出处: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 21、竹报平安 zhú bào píng ān - 释义:竹报平安 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 出处: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 22、竹篮打水 zhú lán dá shuǐ - 释义: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出处: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 23、竹马之友 zhú mǎ zhī yǒu - 释义: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出处:《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 24、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释义: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25、茂林修竹 mào lín xiū zhú - 释义: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26、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27、金石丝竹 jīn shí sī zhú - 释义: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28、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 释义: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出处: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29、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 30、高风亮节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释义:高风亮节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31、鲇鱼上竹 nián yú shàng zhú - 释义: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 32、鸠车竹马 jiū chē zhú mǎ - 释义: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 出处: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 33、翠竹黄花 cuì zhú huáng huā - 释义: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 34、节节胜利 jié jié shèng lì - 释义:节节胜利 节节:逐段。指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