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旅途奔波的词语(形容人旅途奔的成语):布颿无恙,布帆无恙,戴月披星,早出晚归,栉风沐雨,游山玩水,登山临水,登山越岭,登山逾岭,翻山越岭,车殆马烦,车烦马毙,长途跋涉,陈蔡之厄,鞍马劳神,鞍马劳顿,风尘仆仆,风餐雨宿,风餐露宿,餐风咽露,餐风宿水,餐风宿草,餐风宿雨,餐风宿露,餐风露宿,餐风饮露,登山陟岭,鞍马之劳,车辖铁尽。
1、布颿无恙 bù fān wú yàng
释义:布颿无恙 颿,同“帆”。比喻旅途平安。同“布帆无恙”。
2、布帆无恙 bù fán wú yàng
释义: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3、戴月披星 dài yuè pī xīng
释义: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4、早出晚归 zǎo chū wǎn guī
释义:早出晚归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5、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释义: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6、游山玩水 yóu shān wán shuǐ
释义:游山玩水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7、登山临水 dēng shān lín shuǐ
释义:登山临水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8、登山越岭 dēng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登山越岭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9、登山逾岭 dēng shān yú lǐng
释义:登山逾岭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10、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山越岭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11、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释义:车殆马烦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12、车烦马毙 chē fán mǎ bì
释义:车烦马毙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出处:明 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13、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14、陈蔡之厄 chén cài zhī è
释义:陈蔡之厄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15、鞍马劳神 ān mǎ láo shén
释义:鞍马劳神 见“鞍马劳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16、鞍马劳顿 ān mǎ láo dùn
释义: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17、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释义:风尘仆仆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18、风餐雨宿 fēng cān yǔ sù
释义:风餐雨宿 在风中吃饭,在雨地里睡觉。形容行旅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风餐雨宿,走了二十八个日头,正月十四日,进了顺城门,在河漕边一个小庵内住了,安顿了行李。”
19、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风餐露宿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20、餐风咽露 cān fēng yàn lù
释义:餐风咽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青天白日》:“餐风咽露,跋涉奔波。”
21、餐风宿水 cān fēng sù shuǐ
释义: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22、餐风宿草 cān fēng sù xuě
释义:餐风宿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古今小说 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木兰可怜父亲多病,扮女为勇,代父其役……餐风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23、餐风宿雨 cān fēng sù yǔ
释义:餐风宿雨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清 许思湄《谢清苑县李贺母寿并请追失银》:“别后餐风宿雨,儿歌行路之难。而芳草斜阳,又来孤馆,自叹春光九十,不属劳人也。”
24、餐风宿露 cān fēng sù lù
释义:餐风宿露 宿:住宿,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五本第20出:“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25、餐风露宿 cān fēng lù sù
释义:餐风露宿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出处: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26、餐风饮露 cān fēng yǐn lù
释义:餐风饮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 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27、登山陟岭 dēng shān zhì lǐng
释义:登山陟岭 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28、鞍马之劳 ān mǎ zhī láo
释义: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二回:"耳不闻兵戈之声,眼不见伐之事,身不受鞍马之劳,心不悬胜败之扰。"
29、车辖铁尽 chē xiá tiě jìn
释义:车辖铁尽 把铁销子都磨光了。形容旅途遥远。
出处: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第一》载:越裳氏来进贡,找不到回去的路,周公用指南车把使者送回国,等到回来时,车辖都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