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思是遇到了不好的人的成语(形容遇到的人不好的人成语):不三不四,不以为耻,不劣方头,不可收拾,不堪入目,倒悬之患,刀山剑树,刀山火海,半丝半缕,厚颜无耻,告贷无门,回天乏术,多愁善感,好吃懒做,孤立无援,寡廉鲜耻,患得患失,惨淡经营,愁眉不展,愁眉锁眼,掣襟肘见,插翅难逃,插翅难飞,楚囚对泣,楚囚相对,楚歌四合,楚歌四起,楚歌四面,涸辙之鱼,涸辙枯鱼,火冒三丈,爆跳如雷,聪明伶俐,胆小怕事,胡搅蛮缠,覆水难收,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豪放不羁,进退两难。
1、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2、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3、不劣方头 bù liè fāng tóu
释义: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4、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5、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6、倒悬之患 dào xuán zhī huàn
释义:倒悬之患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7、刀山剑树 dāo shān jiàn shù
释义:刀山剑树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8、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释义:刀山火海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9、半丝半缕 bàn sī bàn lǜ
释义:半丝半缕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厚颜无耻 hòu yán wú chǐ
释义:厚颜无耻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11、告贷无门 gào dài wú mén
释义: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12、回天乏术 huí tiān fá shù
释义:回天乏术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13、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4、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5、孤立无援 gū lì wú yuán
释义:孤立无援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16、寡廉鲜耻 guǎ lián xiǎn chǐ
释义:寡廉鲜耻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出处: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17、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8、惨淡经营 cǎn dàn jīng yíng
释义: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19、愁眉不展 chóu méi bù zhǎn
释义:愁眉不展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出处: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20、愁眉锁眼 chóu méi suǒ yǎn
释义:愁眉锁眼 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21、掣襟肘见 chè jīn zhǒu xiàn
释义:掣襟肘见 掣:牵拉;襟:衣襟。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22、插翅难逃 chā chì nán táo
释义:插翅难逃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23、插翅难飞 chā chì nán fēi
释义:插翅难飞 即使插上翅膀也难飞走。比喻无法逃脱。也作“插翅难逃”。
出处:明 周楫《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王直细细叫人探视,见四面官兵围得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24、楚囚对泣 chǔ qiú duì qì
释义:楚囚对泣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出处: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后千年。”
25、楚囚相对 chǔ qiú xiāng duì
释义:楚囚相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以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它变故,相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6、楚歌四合 chǔ gē sì hé
释义: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唐·李白《拟恨赋》:“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
27、楚歌四起 chǔ gē sì qǐ
释义:楚歌四起 见“楚歌四合”。
出处:元·马致远《庆东原·叹世》曲之二:“帐前滴尽英雄泪,楚歌四起,乌骓漫嘶。”
28、楚歌四面 chǔ gē sì miàn
释义: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出处:清 陈维崧《河传 虞美人花》词:“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29、涸辙之鱼 hé zhé zhī yú
释义:涸辙之鱼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30、涸辙枯鱼 hé zhé kū yú
释义:涸辙枯鱼 见“涸辙鱼”。
出处: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31、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32、爆跳如雷 bào tiào rú léi
释义:爆跳如雷 指盛怒的样子。
出处:《何典》第十回:“倒塔鬼爆跳如雷道:‘你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33、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34、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5、胡搅蛮缠 hú jiǎo mán chán
释义:胡搅蛮缠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36、覆水难收 fù shuǐ nán shōu
释义:覆水难收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37、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8、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见异思迁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39、豪放不羁 háo fàng bù jī
释义:豪放不羁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40、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