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忍的成语(形容忍的成语有哪些):不忍卒读,动心忍性,包羞忍耻,含垢忍耻,含垢忍辱,含羞忍辱,坚忍不拔,安忍无亲,屏气吞声,忍俊不禁,忍心害理,忍无可忍,忍气吞声,忍痛割爱,惊慌失措,惨不忍睹,惨不忍言,惨不忍闻,按捺不下,按捺不住,捻着鼻子,残忍不仁,毫不动摇,气忍声吞,海阔天空,爱不忍释,狼吃幞头,百忍成金,破釜沉舟,耳不忍闻,能伸能屈,能屈能伸,负诟忍尤,风平浪静,忍尤含垢,能忍自安,安忍之怀,按纳不下,安忍阻兵,忍耻苟活。
1、不忍卒读 bù rěn zú dú
释义: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2、动心忍性 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包羞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释义: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出处: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4、含垢忍耻 hán gòu rěn chǐ
释义:含垢忍耻 忍受耻辱。
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5、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释义:含垢忍辱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6、含羞忍辱 hán xiū rěn rǔ
释义:含羞忍辱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且含羞忍辱,待报仇之后,死亦未迟。”
7、坚忍不拔 jiān rěn bù bá
释义: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8、安忍无亲 ān rěn wú qīn
释义: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9、屏气吞声 píng qì tūn shēng
释义:屏气吞声 犹言忍气吞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10、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
释义:忍俊不禁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出处: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11、忍心害理 rěn xīn hài lǐ
释义:忍心害理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12、忍无可忍 rěn wú kě rěn
释义:忍无可忍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13、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14、忍痛割爱 rěn tòng gē ài
释义:忍痛割爱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15、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6、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释义: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7、惨不忍言 cǎn bù rěn yán
释义:惨不忍言 惨:悲惨;言:讲,说。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18、惨不忍闻 cǎn bù rěn wén
释义:惨不忍闻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19、按捺不下 àn nà bù xià
释义: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20、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释义: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21、捻着鼻子 niǎn (niē
释义:捻着鼻子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带了舵公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
22、残忍不仁 cán rěn bù rén
释义:残忍不仁 残忍:凶暴;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
23、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释义:毫不动摇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24、气忍声吞 qì rěn shēng tūn
释义:气忍声吞 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25、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海阔天空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26、爱不忍释 ài bù rěn shì
释义:爱不忍释 忍:忍心;释:放下。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极其喜爱。
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27、狼吃幞头 láng chī fú tóu
释义:狼吃幞头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28、百忍成金 bǎi rěn chéng jīn
释义:百忍成金 形容忍耐的可贵。
出处:《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29、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破釜沉舟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0、耳不忍闻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耳不忍闻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31、能伸能屈 néng shēn néng qū
释义:能伸能屈 见“能屈能伸”。
出处:《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32、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释义:能屈能伸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
出处:《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33、负诟忍尤 fù gòu rěn yóu
释义:负诟忍尤 忍受指责和怨恨。
出处: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34、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风平浪静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35、忍尤含垢 rěn yóu hán gòu
释义:忍尤含垢 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36、能忍自安 néng rěn zì ān
释义:能忍自安 能够忍耐,心情自然平静。
37、安忍之怀 ān rěn zhī huái
释义:安忍之怀 习于残忍之事的心肠。
出处:《隋书·刑法志》:"枭首轘身,义无所取,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水怀。"
38、按纳不下 àn nà bù xià
释义:按纳不下 按纳:抑制,忍耐。无法抑制。多指心里忍耐不住,情绪急躁或忧虑。
出处:《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朱仝见了,心头一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
39、安忍阻兵 ān rěn zǔ bīng
释义:安忍阻兵 阻兵:依仗手中掌握的兵力。凭借统率之兵,行残忍之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40、忍耻苟活 rěn chǐ gǒu huó
释义:忍耻苟活 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莫说生前被人唾骂,就是死后亦有何颜见彼!与其忍耻苟活,何若从容就死。"